1月13日,记者自我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获悉,在即将召开的全省公路工作会议上,我市将以综合评价全省第一的亮眼成绩,做经验交流发言。刚刚过去的一年,全市干线公路工作交上了一份怎样的答卷?一起来看记者的采访。
重点项目稳步推进
2021年,我市干线公路完成投资19.5亿元,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公路建设开创新局面。目前,两座黄河大桥项目已相继完成河南段土地手续以及S304黄河桥山东段土地手续办理;G240范县黄河大桥完成投资5.19亿元,占年度计划的207.6%;S304白堽黄河大桥完成投资5.72亿元,占年度计划的228.8%;路况提升原级改造项目共4个,建设规模34.915公里,预算投资2.37亿元;S302范林线已完成投资5600万元。
去年,我市干线公路养护工程项目共有16个,建设规模188.65公里,总投资12.63亿元,现已完成投资5.92亿元,开工率达到100%;路况提升修复养护项目8个,建设规模149.266公里,预算投资12.23亿元,已完成65.318公里,完成投资5.52亿元;预防养护项目,完成投资245万元;安全设施精细化提升项目,已整治隐患35公里,完成投资1099万元;危旧桥梁改造项目,建设规模627.6延米,共完成投资2647万元。
去年,我市农村新改建农村公路完成400公里,提前3个月完成50个自然村通硬化路。此外,农村公路全面推行“路长制”管养模式,构建了市级主管部门行业监管、县级政府为责任主体、乡镇和村委会积极参与的四级管养体系,使农村公路养护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大幅提升。
项目建设亮点纷呈
在项目建设中,我市紧紧抓住2021年全省普通国省道路况提升三年专项行动机遇,全年积极争取路况提升项目12个170余公里,破解了我市国省干线整体路况较差、养护资金匮乏等问题。
在项目建设中,沥青面层干法SBS改性、沥青混凝土永久性抗车辙、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合料等7项“四新”技术在路况提升项目上被广泛应用,全市实施“四新”技术路面157公里,投资达1.13亿元。
目前,“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凝土路面成套应用技术项目”“路用废胎粉改性沥青和泡沫沥青厂拌再生技术推广应用技术”已通过省专家评审,安阳、鹤壁、开封等地纷纷来我市学习交流,形成了可复制的濮阳经验。
信息化水平全面提升
为做好干线公路的建设、管理和养护工作,我市去年争取上级补助资金760余万元,普通干线公路视频监控系统第一个接入省平台。
此外,全市大力推广省级平台及App应用工作,养护巡查App覆盖率长期保持全省第一名,被选定为全国“四好农村路”现场会外场连线单位,受到交通运输部、省厅和省交发中心领导的一致好评;完成了交通量观测点进入省平台试点工作,成为全省第一个接入交调数据单位;建设濮阳市公路监测应急指挥中心,实现路网监测的可视、可控和可服务;建设两座黄河大桥智慧管理平台,强力推进信息化技术在重点项目的应用。
为打好打赢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市以“全路无垃圾、行车无扬尘”为目标,严格落实“开复工制度”“三员管理”等制度,开展扬尘治理提升行动、公路扬尘污染整治专项行动等专项活动。先后筹集2325.92万元采购路面清扫车19辆、洒水车12辆,确保重要路段机械化清扫保洁率100%;自筹资金1000余万元,已完成硬化土路口71个。
工作亮点纷呈,荣誉纷至沓来。2021年,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获全国首批“四好农村路”市域创建突出单位,我市获全省首批三家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市、“省普通干线公路服务保障能力建设综合评价先进单位”第一名……
全市公路人,以精益求精的进取精神,以不甘平凡的亮眼成绩,交上了一份让人民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