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古念村焕新记

1月26日,走进南乐县寺庄乡古念村,沿着村口的牌坊往里直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整齐划一的沿街住宅、亭台楼阁、清水池塘,再往里走,文化广场、农耕文化体验园等美景让人应接不暇,村民们围坐在一起互相唠嗑、话家常,别有一番“小桥流水人家”的韵味。

古念村位于县城西北3公里处,前些年因为村内人居环境较差、可耕土地较少、缺少支柱产业,村庄发展陷入了停滞状态。如今,经过驻村帮扶工作队的努力,该村产业兴旺、景色秀丽,村民们个个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以前广场旁边的大坑臭气冲天,一年四季大家都绕着走。现在好了,旁边种上了树,里面的水都能照出人影了……”谈起村里的变化,78岁的闫现法老人很是欣慰。

闫现法老人所说的坑塘,长约2公里,过去由于没人管,杂草丛生、垃圾遍地,不仅影响村居环境,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2020年初,在县、乡两级政府的支持下,古念村拿出30万余元资金,打响了农村人居环境卫生整治攻坚战。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铲杂草、清淤泥,打通坑塘堵塞处,很快,昔日的臭水沟变成了一泓清澈见底的碧水。随后,全村又以全县“拆违建、清垃圾、铺胡同、绿墙根”活动的开展为契机,遍植杨树、柳树、桃树等绿化苗木,绿化面积迅速增加到10余亩,同时又兴建占地1000余平方米的文化广场,修建新式厕所174座,安装路灯74盏,对村内道路全部进行了硬化。现在,经过辛勤整治,该村一步一景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村里的生态环境好了,村民们向着美好日子前进的劲头更足了。

“咱村离县城区近,又有种植葡萄、黄桃的产业基础,应该让这两个优势结合起来,发展生态旅游!”2021年10月,县委组织部到古念村进行实地调研时,在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了解了村庄现状和群众需求后,为该村的发展出谋划策,提出应依托背靠县城区的优势,将农耕文化融入乡村旅游开发,吸引城区居民到村里观光旅游。

说干就干。古念村“两委”班子充分发挥领头雁作用,经过和党员群众的民主协商,以每亩每年1200元的价格流转村民手中撂荒、闲置的10余亩土地,并聘请专业人员统一规划。目前,集瓜果采摘、菜园认领、耕作劳动等项目为一体的农耕文化体验园已初具雏形。

“土地流转了,俺每年不光领租金,每个月还多挣500块钱。”村民张秀珍笑盈盈地给记者算着收入账。原来,古念村将农耕文化体验园平均划分成100块,以每块500元的价格出租给城区居民,并安排经验丰富的村民提供“一对一”的种植指导服务,在让城区居民过了一把田园生活瘾的同时,既为本村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又增加了村集体收入。

县委组织部派驻古念村第一书记赵伟宇介绍说, 农耕文化体验园项目,预计每年将为村集体增收5万余元。此外,乘着县里建设森林公园的东风,村里还有效开发利用集体土地,每年村集体也能增收30万余元。

“等明年开春,花草树木一发芽,水里的游鱼、天上的飞鸟,配上农耕文化体验、天然森林氧吧,吸引周边游客的同时,我们的生活也将变得越来越美好!”谈起未来发展,村党支部书记李进常充满了希望。

本报记者 王莹 通讯员 王晓冲

2022-01-27 1 1 濮阳日报 c94160.html 1 古念村焕新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