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经济工作成绩:全县生产总值增长9.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8%,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3%,三项指标稳居全市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6%,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营商环境综合评价获全省第12名,跻身全省第一方阵;成功创建省级生态示范县、食品安全示范县、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县、县域治理“三起来”示范县
●2022年预期目标:生产总值增长8.5%,人均生产总值增长8.5%,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8.5%以上,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粮食产量稳定在100万吨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财政民生支出占比保持在80%以上
本报讯 1月24日,县委十三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暨县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和省委、市委二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21年全县经济工作,研究谋划2022年全县经济工作,动员全县上下统一思想、认清形势,躬身入局、挺膺负责,踔厉奋发、锐意创新,奋力实现全县高质量发展开门红、全年红,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会议由县委常委会主持。县委书记周东柯讲话,县委副书记、县长刘锐对2022年经济工作作具体部署。县委常委宋泰伟、李劲飞、孙思群、田建引、胡聚兵、赵岩、郝胜锋、杨承磊、郭现锋、宗德超出席会议。
会议听取并讨论了县委常委会2021年工作报告,讨论了县委常委会2021年抓党建工作情况专题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濮阳县委关于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决定》,表决通过了《中国共产党濮阳县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决议》。
会议充分肯定了2021年县委常委会的工作。会议认为,2021年,面对世纪疫情和罕见汛情双重挑战,面对经济下行和全面转型双重压力,县委带领全县上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紧围绕“两高三优四提升”奋斗目标,统筹疫情防控、防汛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创新实干、奋勇争先,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县经济社会迈开高质量发展新步伐。
会议充分肯定县委常委会2021年抓党建工作。会议指出,2021年,县委常委会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夯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为“十四五”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奠定坚实基础。
会议充分肯定了2021年经济工作成绩。会议指出,2021年,是极为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经济下行、疫情防控、防汛减灾三重压力叠加,县委团结带领全县人民,有力攻克“难”的关口、持续凸显“进”的态势、不断巩固“稳”的大局、加速形成“新”的气象,经济社会保持全面恢复、快速增长、质效提升、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全县生产总值增长9.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8%,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3%,三项指标稳居全市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6%,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营商环境综合评价获全省第12名,跻身全省第一方阵;成功创建省级生态示范县、食品安全示范县、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县、县域治理“三起来”示范县。举全县之力战疫情、抗大汛,进一步巩固了疫情防控“零确诊”成果,夺取了城市排涝和河流防汛双胜利。
会议分析了2022年我县经济发展拥有的机遇和优势,以及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强调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要坚持底线思维、稳定预期,实现平稳可持续增长;要坚持激发动能、奋勇争先,保持强劲发展势头。
会议指出,2022年经济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按照省委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和市委建设“四个濮阳、一个高地、一个中心”的部署,紧紧围绕“一地两区一名城”的战略定位和“两高三优四提升”的奋斗目标,以县域治理“三起来”示范县、乡镇工作“三结合”示范乡镇和“六村共建”示范村为抓手,聚焦能力作风建设年、工业项目攻坚年、招商引资突破年,按照“一个引领、五个突出、一个底线”151工作思路,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坚持“项目为王”,坚持结果导向,勇当县域经济发展排头兵,奋力跻身全省县域经济三十强,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会议指出,2022年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8.5%,人均生产总值增长8.5%,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8.5%以上,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以上,研发经费投入增长19%以上、投入强度达到1.51%,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5%,城镇新增就业7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粮食产量稳定在100万吨以上;环境保护、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等约束性指标完成市定目标任务,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速保持平稳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财政民生支出占比保持在80%以上。
会议强调,要突出发展重点,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一要突出产业转型强支撑,以项目建设为总抓手,推动传统产业在转型升级中做大做强,战略新兴产业在创新引领中实现跨越发展,未来产业抢占发展制高点。二要突出改革创新激发活力,坚持改革创新“双轮驱动”,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三要突出城乡统筹发展增动能,坚持新型城镇化“1+3+N”战略布局,坚持规划引领,坚持城乡融合发展,进一步提升城乡建设管理水平。四要突出乡村振兴强基础,大力发展农村产业,推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开展乡村治理,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基础。五要突出民生福祉固根本,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抓好“一老一小一青壮”,着力解决好群众痛点、热点、难点问题,让人民群众生活更有品质、更为舒心、更加美好。
会议要求,2022年经济工作要做好7件事:一是聚力挖掘内需潜力,巩固高质量发展态势。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狠抓项目增投资、狠抓消费扩内需、狠抓服务强实体,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二是聚力产业转型升级,增强高质量发展动能。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攻方向,着力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型产业,强化创新引领,完善载体平台,推动产业发展“五链”深度耦合。三是聚力城乡融合发展,夯实高质量发展支撑。以“三城联创”为抓手,深入推进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加快副中心城镇建设,构建城乡协调发展新格局,争创河南省城乡融合示范县。四是聚力全面乡村振兴,筑牢高质量发展基础。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强力推进现代化农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五是聚力生态环境提升,擦亮高质量发展底色。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为引领,强化生态治理、污染防治、节能降碳,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六是聚力深化改革开放,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深化“放管服效”改革,推进融资平台体制改革,加快开发区体制改革,全面提升招商实效,进一步激活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七是聚力增进民生福祉,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力提升就业创业水平、社会保障水平、教育发展水平、医疗服务水平、文体事业水平,办好民生实事。
会议强调,要守牢安全底线,营造高质量发展环境。统筹好发展和安全,既要运用发展成果夯实安全的实力基础,又要善于塑造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环境,打造更高水平的平安濮阳县。
会议强调,要坚持党建引领,强化高质量发展保障。推动高质量发展关键在党,全县上下要坚持以“党建第一责任”引领和保障“发展第一要务”,以作风能力建设和清廉濮阳县建设为抓手,增能力转作风,树导向强担当,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会议要求,岁末年初,各级各部门要坚持守土有责,紧盯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统筹做好各项工作,抓紧抓好疫情防控、冬春农业生产、经济运行调节,关心群众生产生活,强化市场保供稳价,积极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大局安全稳定,确保让全县群众过一个欢乐祥和安全的春节。
会议号召,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市委、县委的坚强领导下,躬身入局、勇担使命,乘风破浪、奋楫扬帆,一起向着全省“两个确保”、全市“四个濮阳、一个高地、一个中心”和全县“一地两区一名城”的美好未来奋勇前进,共同谱写新时代河南“奋勇争先、更加出彩”的濮阳县绚丽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主会场设在综合办公楼二楼培训中心,并在网通公司和各乡镇办设23个分会场。
十三届濮阳县委委员、县委候补委员在主会场参加会议。不是县委委员的县级领导同志、县纪委监委领导班子成员,县直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各乡(镇、办)乡(镇)长(主任)、部分市第八次党代会、县第十三次党代会的基层一线代表,科技创新平台、民营企业、“三个一批”活动重大项目代表参加会议。(谷爱素 程正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