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张洪中 通讯员 王献奇) “楼上还漏水吗?出门一定要记得戴口罩,有啥困难尽管说!”3月11日一大早,华龙区人民调解员张元旺就到瑞景新城小区矛盾调处室,和“三官两员一顾问”小组其他成员一起到居民家中回访。
如何以人民为中心,实现政法资源的下沉?近年来,华龙区积极探索社区党建引领社区平安建设新模式,把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作为深化基层治理的切入点,将战斗堡垒直接建在小区上、建在网格中。2021年11月以来,该区组织1000余名法官、检察官、公安干警,人民调解员、网格员,律师和法律工作者组成“三官两员一顾问”服务力量,每周五分别到辖区168个村(社区)开展矛盾纠纷集中排查调处活动,面对面帮助群众解决难题。
“要办好社会治理现代化这项系统而复杂的民生工程,就要牢牢牵住党建这个 ‘牛鼻子’。”华龙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宋庆军表示,推进“三官两员一顾问”下沉社区,是为了进一步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及时把矛盾化解在源头、解决在基层;也是为了让政法干警通过送法进家,帮助群众解决难题,让他们更能摆正初心;更是为了从严从实推进政法队伍作风建设,树立政法干警良好形象。
党建引领 科学调配入格力量
该区坚持以社区党建引领社区平安建设工作,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总揽全局、统筹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一是建立社区综治工作组织体系。建立由社区党总支书记负总责,在社区党组织中设立政法委员并兼任社区综治中心主任,具体负责社区平安建设工作,法官、检察官、警官下沉社区兼任法治副主任,各小区党支部书记和楼栋党小组组长兼任网格长,共同参与社区平安建设工作的组织体系。二是搭建社区综治中心组织架构。在各社区建立健全矛盾调处室、治安防控室、网格化管理办公室、公共法律服务室、心理咨询室及群众信访工作站、平安志愿者服务站“五室两站”社区综治中心,在社区党组织的统一领导下,集结力量、规范运行。三是明确入格人员。将168个社区作为社区网格,充分考虑城区和农村网格治理需求、干警工作地和居住地、干警个人意向等情况,分别抽调84名法官、84名检察官不重复分包,担任社区法治副主任,每周五下午在社区集中办公;按照“一区一警”标准,为每个社区配备1名社区民警,全天在社区工作;明确168名网格员、168名人民调解员,每个社区各1名,全天在社区工作;抽调84名律师和法律工作者,每人分包2个社区,每周至少保证在社区工作4小时。
精准对接 拓宽服务群众途径
“说一千,道一万,对政法干警下基层,群众最关心的还是能不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华龙区委政法委副书记王登军说,虽然“三官两员一顾问”下基层活动开展仅5个月,但在为群众解决难题方面已经取得不小的突破,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工作中,他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重点开展法治宣传、法律咨询、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化解、矛盾纠纷、治安隐患排查化解等工作。一是及时了解社情民意。紧盯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通过走访、问卷调查、座谈等方式,进入网格了解群众需求和诉求、征集群众意见和建议。区委政法委为他们制作发放工作记录本,每人的工作开展情况、收集的社情民意等都有据可查。二是广泛开展法治宣传。面对面向广大居民深入开展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和政法工作宣传,不断扩大政法宣传工作的覆盖面,增强群众法治意识。三是积极为民办实事。通过协助参与矛盾化解、治安防范、法律咨询、便民服务等,积极为网格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中原办辖区有1个2001年建设的老旧小区,人员比较复杂,现在有了‘三官两员一顾问’下沉社区机制,实现了有人干事、有章理事、有地说事,提升了小区‘颜值’,提振了党员精神,更密切了干群关系。”中原办党工委书记刘爱玲说。
健全机制 织密民生服务保障网
该区全力畅通基层社会治理的“毛细血管”,打通司法为民“最后一公里”。一是健全“排、访、调、诉、控”矛盾纠纷闭环排查化解机制。“排”,由社区政法委员负责组织安排社区网格员、调解员、社区民警、小区保安、物业人员等,每周常态化排查辖区内的矛盾纠纷和安全隐患。“访”,由村、社区工作人员在群众工作站轮流值班,现场解决问题;对于不能现场解决的问题,引导信访群众通过合法途径解决。“调”,对排查发现、直接受理、上级交办的矛盾纠纷,统一登记,集中梳理,建立台账,及时分流,属于人民调解范围的,及时转交社区人民调解员进行调解;调解成功的,及时制作调解协议书,并指导当事人进行司法确认;调解不成的,由人民调解员引导当事人到公共法律服务站咨询,法官、检察官、法律顾问指导当事人通过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诉讼等方式进行解决;由于职能权限无法解决的,由所在街道综治中心转交相关职能部门进行调解,并及时跟踪落实调解情况,做好材料归档保存。“诉”,经调解达不成协议的,由法官、检察官、法律顾问提供法律援助,引导当事人通过司法程序解决。“控”,对一时难以化解的矛盾和信访事件,由区委政法委会同社区民警密切关注重点人群、重点人的动向,落实教育稳控措施和包保责任,把人员吸附在当地。二是健全“人防、物防、技防、心防”立体化治安防控机制。“人防”,由社区民警动员社区保安、“五老人员”、平安志愿者等群防群治力量,组成“红袖标”巡防队伍,开展巡逻防范,在大门口等重要部位建立治安岗。“物防”,由社区政法委员统筹协调,加大物防建设投入力度,配齐防范器材,及时完善社区安全设施,提升自我防范水平。“技防”,持续推进“雪亮工程”建设,加强视频监控、报警设施的建设联网和深度应用。加快推进“智慧安防小区”建设,积极协调配合把187个二类、三类小区纳入老旧小区改造,把安防设施建设纳入改造规划,一并实施。督促、协调相关部门把智慧安防设施建设纳入新建小区竣工验收标准。“心防”,由聘请的心理咨询师负责,对重点关注群体开展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工作,从心理层面化解消极因素。三是健全“防、查、改”全网格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制。“防”,由社区民警、网格员定期组织开展社区居民避险技能及安全生产、消防等知识宣传教育,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查”,由社区民警、网格员定期围绕重点场所、重点人员及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的重点环节进行深入排查,加强风险评估研判。“改”,由网格员建立重大风险问题清单和防范化解责任分担工作台账,建议或责令有关单位、相关责任人限期整改,消除隐患。
“社区吹哨,民警报到。‘三官两员一顾问’下沉社区,最好的效果体现就是让居民更有安全感和幸福感。”孟轲乡明日星城社区党支部书记刘迪说,“三官两员一顾问”与社区工作人员相互配合,将矛盾纠纷、治安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帮助群众增强了法律意识,虽然为群众解决的是小问题,但改善了社区邻里大关系,对“三零”社区创建信心十足。
强化督导 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每一项重点工作都要有布置、有督促、有检查,抓落实来不得半点花架子。一是建立科级干部长期分包乡镇办推进工作机制。区委政法委成立由8名科级干部任组长的督导组,分包乡镇办、社区,督导好工作落实。二是健全跟踪督导机制。督导组不间断开展轮回督导,采取通报、排名、点评等方式,实行项目化督导,现场发现问题,现场交办。三是完善考评奖惩激励机制。将“三官两员一顾问”进网格工作开展情况列入对政法各部门政治巡察、执法监督的重要内容,并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截至目前,该区“三官两员一顾问”共入户走访群众5万余户,发放宣传资料6万余份、征求意见表5000余份,征求意见、建议200余条,办理各类民生实事120余件。排查各类矛盾纠纷366起,现场化解359起。
谈到“三官两员一顾问”下社区以来的效果,宋庆军表示,政法干警与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蹲在田间地头,面对面说说话,拉近了干群距离。到群众中间现场开展工作,历练了干警,提升了能力,也让干警找到了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初心。社情民意、不稳定隐患的摸排,从源头上促进了基层社会治理更加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