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致敬!拼搏在异乡的战“疫”英雄

——我市驰援焦作流调队员工作纪实

3月29日12时59 分,在圆满完成驰援焦作的流调工作任务后,我市派出的17名队员凯旋,回到家乡濮阳,开始隔离休整。

火速集结 紧急驰援

3月,焦作市修武县出现一起输入性新冠肺炎疫情,并且有扩散的趋势。

刚刚完成我市一起输入性新冠肺炎疫情的扑灭工作,3月22日下午5时许,接到省疫情防控指挥部援助焦作的指令后,我市迅速集结了由17名队员组成的流调队伍,其中包括15名疾控流调人员、2名公安干警,其中具有流行病高级职称人员就有5名。

流调队伍中,有即将退休的60后老同志,有刚走上工作岗位的00后,还有援助禹州、参与我市流调后又奔赴修武的“三朝”元老。接到任务后,他们一个个毫无畏惧,勇往直前,二话不说,踏上了开往焦作的大巴车,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守正创新、厚德自强、吃亏奉献、勇毅担当”的新时代濮阳精神。

建立组织 科学管理

经过近3个小时的奔波,3月23日上午12时,我市流调工作队顺利抵达焦作市修武县,在迅速完成了与省疾控中心和当地疾控机构对接、简单培训和交流后,立即投入了紧张的流调工作中。

根据承担的工作任务和内容,工作队被划分成7个工作组,即6个流调组和1个后勤保障宣传组,并制订了工作和生活纪律。坚持晨会制度,每天早晨7时30分,固定在所住宿宾馆外边召开早会,通报工作和生活情况,安排布置当天工作任务,做到了“思想通、工作通、信息通”。

参加流调,安全第一。工作队要求队员们无论是去隔离点与病人面对面调查疫情,还是日常工作和生活,要始终绷紧安全这根弦,确保万无一失,坚决打胜仗,实现零感染。

同时,在紧张的工作之余,队员们还和当地疾控人员一起,重温入党誓词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不断用理论武装头脑。

通力合作 攻坚克难

在修武县工作期间,每天早晨7时30分开完早会后,队员们就急忙赶往5公里外的修武县公安局宾馆。一天工作下来,最早也得到晚上10时后才能回到住处。难得中午闲暇的时候,他们就在座位上打盹休息一会儿,每天平均高负荷工作15个小时以上。

具体流调中,队员们接到新冠病例调查指令后,快速出击、与病毒赛跑,坚持半小时完成流调快报、1个小时完成核心信息快报、12个小时完成初次流调报告。坚持科学精准研判处置疫情,对管理的每一例病例,每天坚持主动跟进,紧密与公安等部门协作,核实、补充、更正流调信息,确保一个也不漏网、一个也不错判。

队员们普遍反映,除了正常的业务外,克服沟通交流的困难是最重要的一环。由于当地群众乡音较重,队员们流调时有时需要找当地“战友”当“翻译”,并且在每天的病例电话随访时,不时遇到一些调查对象不配合、拉黑手机号码、把队员当成仇视对象等现象。但为了查清每一个传播链条,阻断病毒传播途径,队员们始终毫不厌烦,一次又一次、耐心细致地向流调对象解释,直到流调对象克服心理障碍,主动配合流调工作。

付出就有回报。我市流调队员听从指挥,不讲条件,克服一切困难,以过硬的技术、良好的作风赢得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誉。当队员即将离开焦作时,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负责人挥手道别,鲜花、锦旗相送,向他们表达了最深情的敬意。

本报记者 王莹 通讯员 聂占普

2022-03-31 ——我市驰援焦作流调队员工作纪实 1 1 濮阳日报 c96965.html 1 致敬!拼搏在异乡的战“疫”英雄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