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强化一个载体。畅通助企干部、“企业问题直通车”平台、“政企交流”面对面活动等问题反映渠道,持续扩大助企覆盖面,完善企业问题收集、办理、反馈运转机制,持续开展“四项对接”活动,切实解决企业困难和问题。持续开展线上线下惠企政策宣讲活动,推动惠企政策落实。开展创新型企业培育、技术改造、“两化”融合、管理创新、“小升规”纳统、上市培育、工业项目攻坚年、招商引资突破年等8个专项行动,推动“万人助万企”活动持续深入。
突出工作重点。实施换道领跑战略、优势再造战略、数字化转型战略,加快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以新型化工基地为依托,聚焦聚碳新材料、绿色涂料、生物降解材料等特色园区和重点产业链,加快盛源高端聚合物、立邦涂料等重大项目建设,推动双酚A、BDO等项目尽快实施。建立市级先进制造业集群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和盟会长制“双长制”,推进新材料、现代化工、绿色食品、装备制造、现代轻纺、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氢能等9个重大集群和聚碳新材料、生物降解材料等17个重点产业链建设。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深入实施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改造项目136个,概算投资184.39亿元,完成投资100亿元以上。推动中原大化、濮耐股份、锐驰高科等15家服务型制造企业提质增效。培育发展优质企业,加大对头雁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小巨人”企业培育力度,动态调整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库,在库培育企业保持在60家以上,新培育企业25家。重点支持丰利石化、天能集团等龙头企业,浩森生物、中沁泰康等高成长型企业和濮阳惠成、天地人环保等“专精特新”企业做大做强。推动数字融合赋能,2022年全市计划新建5G基站590个,概算投资1.37亿元,进一步实现5G信号深度覆盖。打造3~5个省级5G应用场景示范,培育创建6个智能车间(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