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青春在厚厚的卷宗里流淌;
她的青春在定纷止争里绽放;
她用飞扬的青春书写法官誓言;
她用真情和用行动赢得了百姓的信任。
她就是近日被评选为“河南省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华龙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副庭长张帆。
年轻奋进 干劲十足
自2014年至今,张帆共审结各类民事案件7000余件。其中:2017年度审结946件,结案率达99.47%,居全市法院结案数榜首;2019年审结1275件,再次刷新全市法院结案历史最高纪录;2020年审结1154件,2021年审结1536件,均位居全市法院前列。因工作成绩优质高效,她被授予“办案能手”“先进个人”“濮阳市三八红旗手”“全省法院先进个人”“河南省李庆军式十佳法官”“全国法院办案标兵”“全国法院党建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并荣立个人一等功。
善于总结 敢于担当
2019年,张帆开始审理民事速裁案件。虽然速裁案件法律关系相对简单,但案件数量摆在眼前,细节不容丝毫差错。“公正和效率必须兼顾”,是她时刻警醒自己的格言。她为提高审判质效,一方面积极探索示范性判决,确立裁判规则,引导当事人通过调解定纷止争,提高案件服判息诉率;另一方面,凭借繁简分流的高效速裁机制和自身过硬的业务能力,简化庭审方式,制作了一系列文书模板,将审判与其他各项工作处理得有条不紊。
2019年3月,一名申请人要求对自己亲哥哥的财产进行诉前保全,并无意中透露出要求法院出具调解书的下一步计划。职业敏感性告诉张帆,此案一定有蹊跷。为了查明真相,张帆反复向申请人询问涉案细节,申请人前言不搭后语、漏洞百出,最后撤回了诉前保全申请。就这样,张帆及时将一起虚假诉讼扼杀在了摇篮里。
在民间借贷案件中,为了规制虚假诉讼、套路贷等违法行为,她及时调整办案思路,设计庭前询问笔录模版,在与当事人第一次接触时就通过询问笔录的方式,确定借贷双方关系及借贷发生的时间、地点、交付方式、利息约定等细节问题,用穿透式审判思维,尽最大可能化解虚假诉讼风险。目前,这套庭前询问笔录模版已在全市法院推广。张帆还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与传统办案进行深度融合,通过视频送达、微信调解等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当事人诉累。
开拓创新 守护正义
2020年,新冠疫情突如其来,许多当事人因为疫情阻隔,无法像往常一样到法院主张自己的权利。对此,张帆建立了微信群,能调解的就网上调解,调解不成的就视频开庭。早上、中午、晚上,无论何时,她都会通过微信耐心地为当事人答疑解。“现在是疫情防控期间,原告可以让步,被告也有心还钱,但无奈受疫情影响没法儿出去打工挣钱。全国人民都在团结一致抗击疫情,你们是不是也可以互相理解,和平解决纠纷呢?”疫情防控期间,张帆经常劝说当事人。“是啊!我一直以为医务工作者抗疫辛苦,一接触你们法官才知道,原来法官在疫情防控期间也这么辛苦。就冲着被告有调解的诚意和法官辛苦的付出,我同意调解!”每当张帆听到当事人这样说,她认为自己再辛苦也值得。
廉洁守责 积极乐观
一名合格的法官,不仅仅要能多办案、办好案,最关键的是能顶住钱的诱惑、权的压力,时刻维护法律的尊严。张帆在日常工作中注重自身廉政建设,做到踏踏实实干事、清清白白做人;工作中,从未办过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坚持对说情者婉言谢绝,自觉恪守人民法官的职业道德,忠诚维护法律的神圣与尊严。除此之外,面对高强度的工作节奏,张帆有自己的个性和情怀。她总说:垂头丧气也是一天,积极乐观还是一天,热爱生活的人才能真正热爱工作。
张帆在平凡的岗位上,脚踏实地地实践着自己的追求,数年如一日,以惊人的办案数量、感人的工作热情、高超的案件质效和乐观向上的正能量,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和赞誉。
全媒体记者 张洪中 通讯员 张雨涵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