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接第一版)尤其是实现智能化管理后,人员劳动强度大幅下降,用电、用气、用水等各方面能耗降低了,等于是帮助企业节约了生产成本。”

濮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挡渣板车间内,10余台机械手臂运转自如,正进行生产调试。“这是我们的1万吨挡渣板数字化转型项目,是在参考国内外相关行业先进设备及经验的基础上,自主设计建造的行业内第一条智能生产线。”该公司相关负责人杨兵杰介绍,有了这套人机交互和集成管控系统,可实现物料配制、混练、成型、烘干、烧制、后道工序自动加工,以及转运、成品包装等整个工艺流程的自动化、智能化,一条流水线就可节约几十名工人。

近年来,我市把“三大改造”作为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大力实施制造业改造升级,推动产业链再造和价值链提升。仅2021年,我市就实施“三大改造”项目207个,完成投资139.8亿元,其中包括蔚林新材料包装自动化改造等67个智能化改造项目、天能集团(河南)能源公司再生直供铅日产48万板栅等20个绿色化改造项目和盛源能源顺酐升级等120个技术改造项目。

2022年,我市将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四化”改造为抓手,与前沿技术、跨界创新、颠覆模式对接链接,推动化工、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现代家居、羽绒制品等传统产业蝶变升级。

与此同时,我市还将以“四新”产业为重点,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实施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四大新兴产业规模倍增计划,推行产业链链长和产业联盟会长“双长制”,加快数字化转型,打造新的增长引擎。以氢能利用为突破,加快布局未来产业。坚持“现有产业未来化”“未来技术产业化”,加强跨周期战略谋划,既要在空白领域、初创领域勇于尝试、敢于角力,也要推动处于未来产业“门口”的企业跨过“门槛”率先发展。

壮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激发市场主体新活力

迈奇化学公司是一家典型的“专精特新”类企业,其产品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导电剂等新能源行业,以及LCD液晶材料、集成电路、半导体等电子行业,其客户包括ATL、LG等多家行业巨头。

自2021年6月我市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以来,工作组和帮扶人员先后为该公司协调解决资金短缺、原材料BDO供应短缺等问题,助力企业经受住了疫情管控和经济发展双重压力,实现了快速健康成长。该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谭学军表示:“‘专精特新’企业符合产业结构转型发展的方向。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有了钱、地和原料,更有信心做好企业,努力长成行业的大树。”

中小企业是稳定工业经济的重要力量。作为中小企业的排头兵,“专精特新” “小巨人”企业是产业技术基础和共性技术研发的重要载体,是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以及提升制造业整体素质的重要发力点。

2021年,我市出台《濮阳市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培育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支持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建立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库,在库重点培育企业100家;迈奇化学公司等25家企业通过河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其中天地人环保等4家企业被工信部认定为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与此同时,市工信局积极组织惠成电子申报2022年省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项目;指导濮阳电商产业园综合服务平台为全市“专精特新”企业开展公益性服务活动,去年共获得省级财政奖励资金92万元。

下一步,我市将扎实抓好财政税费、金融信贷、保供稳价等助企纾困政策落实,着力解决中小企业困难问题。市工信系统将积极组织企业申报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开展中小企业进位升级行动,支持更多中小企业持续扩大规模,成长为行业的“单打冠军”“配套专家”。

市工信局局长薛炳海表示,2022年,我市将全面实施换道领跑战略、优势再造战略、数字化转型战略,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围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以“工业项目攻坚年”活动为抓手,以“万人助万企”活动为载体,推进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动数字融合赋能等重点工作,为加快建设“四个濮阳、一个高地、一个中心”提供有力支撑。

2022-04-12 1 1 濮阳日报 c97455.html 1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