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专题

范水河畔踏歌行 乡村振兴于斯盛

黄河之畔,范县水稻育秧基地,上千个水稻品种被培育甄选,珍珠般晶莹剔透的范县大米越发清香绵长;位于杨集乡齐马厂的濮阳浙豫丽华雨具有限公司,投资360余万元的大型伞骨制作机器铿锵轰鸣,成品远销大江南北;莽莽沃野上,百世鸣农业科技公司基地的丹参、桔梗、红花,在一片绿海中绽放朵朵花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户”的牌子挂在大门上,美丽乡村毛楼的街道更整洁、小院更怡人……5月25日,记者走访范县杨集乡、辛庄镇,广袤热土上,一幅乡村振兴的五彩画卷铺展开来。

殷殷嘱托,牢记在心;振兴乡村,只争朝夕。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乡村振兴是全域、全员、全方位的振兴。范县紧盯“农业兴、农村美、农民富”三大核心任务,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压舱石,立足乡村实际,聚焦重点任务,加快补齐短板,发展特色产业,大地绿意盎然,焕发勃勃生机,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苗禾翻碧浪,沃土尽生辉。辛庄镇特色农业遍地开花,高芦庄甜瓜、高庄村土豆、冯堤口芦笋、盆窑艾草……农民致富路持续铺就。位于辛庄镇西辛庄、闫庄、孟洼村之间的百世鸣农业科技公司基地,以蜜蜂放养、中草药种植为主,一期工程占地500亩、总投资200万元,主要种植丹参、桔梗、红花、金银花,并进行上百种中草药试种植。范县水稻育秧基地位于杨集乡凌花店村南,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总投资526万元,建有育秧大棚3座,是中原地区最大的标准化、工厂化水稻育秧中心,年育秧规模3万余亩。在位于杨集乡民义村的河南闽丰食用菌种植有限公司食用菌产业基地内,一排排茶树菇菌棒整齐地摆放在架子上,一棵棵茶树菇破棒而出,菌棚里菇香四溢,菇盖大而厚实,长势煞是喜人。据了解,基地现有四季棚80个,年产茶树菇约2000吨,年产菌包800万袋。

人居环境美,孝善敬老勤。漫步范县大地,“五星”党支部创建如火如荼,孝善敬老、移风易俗之风正盛。2018年9月,杨集乡以灵奶庙村、姚坊村等4个村为试点,率先开展孝善敬老工作,积极探索老有所养的新路子。3年多来,姚坊村坚持孝善敬老基金制度,按季度将老人子女上交的赡养费以现金红包的方式分发给60岁以上老人;逢年过节时,将接收的政府拨付资金、社会爱心捐助、村集体补助金用于为老人购置油米面等生活品。数月来,辛庄镇通过各家各户上传庭院照片、居民网上投票的方式,公开评选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户”,为清洁家园树立了标杆,助力人居环境整治再上新台阶。

旭日初升,乡间小道伸向万顷良田,绿是眼前景;炎炎烈日,粒粒汗水滑下农人脸颊,甜是心头味。立足于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范县大地干事创业有奔头,处处透着精气神。范县将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用初心、走实路,展示新变化、新气象、新干劲,继续绘就乡村振兴新的壮美画卷。

本报记者 张西恒 通讯员 李红忠 屈轶凡 文/图

①濮阳浙豫丽华雨具有限公司的工人在制作伞骨。

②辛庄镇毛楼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户”挂牌。

③辛庄镇高芦庄甜瓜喜获丰收。

④育秧基地内鳞次栉比的水稻品种。

⑤工人在育秧大棚内拔草。

⑥河南闽丰食用菌种植有限公司食用菌产业基地。

⑦工人在食用菌基地采摘茶树菇。

⑧百世鸣农业科技公司红花种植基地。

2022-05-29 1 1 濮阳日报 c99494.html 1 范水河畔踏歌行 乡村振兴于斯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