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科创引领 赢得未来

——我市全面推动创新发展工作综述

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

2021年9月召开的河南省委工作会议,把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放在“十大战略”的首位。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重大决策部署,抢抓实施“十大战略”重大机遇,掐住企业创新这一关键“穴位”,努力打通产业链、创新链耦合发展的“任督二脉”,加快培育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新硬核,为濮阳实现高质量发展增添了新动能——

今年前4个月,我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居全省第2位。其中,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完成增加值占全市比重43.1%,同比增长9.4%;高技术制造业完成增加值占全市比重4%,同比增长130.9%。

在5月25日召开的河南省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大会上,我市作为唯一的地市代表作典型发言,向全省介绍濮阳突出创新驱动、深化产业链创新链“两链”耦合的“濮阳模式”。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站在新发展起点的濮阳,正乘着河南奋力建设国家创新高地、濮阳建设中部地区创新开放高地的东风,凝心聚力、阔步前行。

一个顺应历史的抉择

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

濮阳因油而建、向油而兴,是一座典型的资源型城市。随着油气资源衰减,濮阳的经济结构失衡、民生矛盾突出、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日趋严重。2011年11月,濮阳被列入全国第三批资源枯竭型城市。

城市的下一步发展,路在何方?站在历史的交叉口,濮阳的决策者们没有抱残守缺、依赖传统路径,也没有盲目出击、“捡到篮子里都是菜”,而是全面权衡、科学决断,紧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决从资源依赖型的粗放式发展中走出来,紧紧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推动产业升级,努力探索出一条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立足资源禀赋,“有中育新”换道领跑——

濮阳有规模最大的优势产业石油化工产业,立足这一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把新材料作为转型升级“主跑道”,突出抓好聚碳新材料、生物降解材料、绿色涂料等产业发展,着力推动集群化、高端化发展,涌现了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产业项目。2022年4月,濮阳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被列为河南省第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其中,聚碳新材料科技园集聚企业22家,吸引了中国石油集团等大型企业合作,打造聚碳新材料领域“单项冠军”;绿色涂料产业园快速集聚东方雨虹、展辰、三棵树、巴德富等涂料行业头部企业,两个“区中园”初步形成全链条、生态化发展格局。

与此同时,加速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开发,发展光热光电、风电装备制造产业,打造“材料—组件—电场—应用”全产业链;以创建“无废城市”为牵引,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加快建设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研究院,努力开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新局面。目前,“四新”产业在濮阳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瞄准未来产业,“无中生有”换道领跑——

濮阳持续跟踪研究前沿技术、未来产业,充分发挥全市工业副产氢年产能10万吨作用,以前瞻30年的眼光加强全局性、基础性、系统性谋划,引入加拿大院士李献国专家团队,建设氢能产业研究院和产业园,实现了未来产业从“0”到“1”的突破。

发挥中国石化集团中原油田科研机构多、科技人才多及承担集团绿氢示范建设优势,成立濮阳市中原油田氢能产业研究院,开工新能源新技术制氢和储氢示范项目;广泛招引氢能企业和人才团队,围绕“制、运、储、用”全产业链,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

功夫不负有心人。2022年1月,濮阳被列入河南省郑汴洛濮“氢能走廊”建设规划,氢能产业发展扬帆起航。

事实证明,推动创新发展,必须依托本地产业基础,发挥比较优势,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动更多产业产品、技术装备等进入中高端、关键环,以产业转型带动全面转型。

创新驱动为城市发展蹚出了一条新路子,濮阳迸发了“新活力”:

2020年,濮阳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绩效评价晋级优秀等次,在全国67个资源枯竭城市中排名第4。全国共有7个转型成效突出的资源枯竭城市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濮阳是河南唯一入选城市。

今年5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部门联合公布2021年度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绩效考核结果,濮阳再次获得优秀等次。

在转型中全力创新,以创新促进转型。沿着擘画好的蓝图和路线,濮阳信心满满,一路向前。(下转第二版)

2022-06-10 本报记者 段利梅 ——我市全面推动创新发展工作综述 1 1 濮阳日报 c100023.html 1 科创引领 赢得未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