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远东科技有限公司计划投资40亿元,建设75万吨/年丙烷脱氢项目,一期投资11亿元建设15万吨/年丙烷脱氢项目,可年产聚合级丙烯13.7万吨、氢气0.74万吨。15万吨/年丙烷脱氢项目采用环保型催化剂,与同类型装置相比具有投资少、转化率高、污染小等特点,于2022年6月18日成功投运并产出合格产品。
公司在我市新近成立的聚碳新材料产业联盟、氢能产业联盟、高端聚烯烃产业联盟、绿色涂料产业联盟中,均占据产业链上游地位,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将有效助力我市新型化工基地产业链的完善发展。
公司从项目建设到投料生产以来,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充分发挥企业安全文化理念对安全生产的引领和指导作用,落实安全主体责任,推动安全生产。不断优化工艺环节,通过技改措施的实施,实现新型烷烃脱氢技术的推广应用。
2022年6月是第21个全国“安全生产月”,今年的活动主题是“遵守安全生产法,当好第一责任人”。作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市远东科技有限公司深刻认识到责任重大,牢固树立“看不到潜在的风险,是最大的危险;忽视存在的差距,是最大的问题”的安全生产理念,不断将安全生产工作推向深入。
高起点 高标准 重视安全投入
在项目建设期间,公司依照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适应当前国家安全生产形势及要求,高起点落实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整治内容,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和从业人员专业素质能力,提高从业人员准入门槛,强化从业人员教育培训。在工程设计阶段,专业团队多次与设计院进行线上、线下交流,并要求工程勘察专家参与,运用HAZOP分析方法,将本质安全理念高标准落实到设计中。坚持安全与生产“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牢牢守住安全红线,在安全设施方面投入4800万元、安全生产管理方面投入580万元,保障安全生产投入到位。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 增强安全责任意识
管理层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最关键的支持者,员工层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最关键的参与者。如果领导不重视,安全工作就是一句口号;如果员工不重视,所有的制度和要求都将是“空中楼阁”。公司针对白班人员、倒班职工、施工单位等不同的受众群体,有针对性地分别开展差异化安全教育。通过教育,让全体员工树立“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信念,调动员工主观能动性,做到“安全操作从我做起”,严禁超温、超压、超负荷运行,严格执行岗位操作规程,深刻理解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关注安全、关爱生命,促使“我要安全”的思想深入人心,最终形成“为生命财产安全和家庭幸福而工作”的安全文化,推动安全生产工作实现质的飞跃。
提高技能 夯实基础 筑牢防线
培训的目的是干什么学会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把不行的变行、把行的变得更行。培训,可以说是安全福利。如:进行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提升开停车及故障处理水平,确保异常工况的安全;提升消防器材的使用、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综合技能水平;施工单位HSE管理人员要有相应技能,知道要管什么;保证特种作业人员人人持证上岗。安全生产,关键在人,要让安全知识、技能变成劳动者的素养,让安全行为能力变成各级管理者和员工规避事故风险、保护生命健康的坚固盾牌。企业要生存,安全是底线。
加强作业环节管理 切实提高执行力
从事故案例的学习中可以看出两个特点:一是“三违”和管理不善是全部事故的主要原因;二是直接作业环节事故多发。要提高执行力,首先要提高管理标准。海恩法则指出: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300起未遂险肇和1000起隐患违章。消除事故隐患“金字塔”的最底层,才能避免事故。在安排工作任务时,对工作中存在的风险要进行分析讨论辨识,对工作中的注意事项要同时安排。因为事故后果及其严重程度是随机的、难以预测的,无论事故发生是否造成损失,必须树立“安全无小事”的理念。要坚持预防为主,克服侥幸心理、麻痹心理,重视对隐患、违章或险肇事件的管理和控制。票证办理的过程就是相关责任人检查确认的过程,要严格施工作业票、动火票、施工方案等相关票证的办理,把好第一关。动火前,一定要再次确认动火现场防范措施是否到位。严格管理施工单位。外来施工人员流动性强、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并受降低施工成本影响,偶有不规范着劳保装和安全措施不到位的现象,作为业主方,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因素,应坚决要求整改。
预见后果 防患未然
为实现安全生产,不但要让员工“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凡事只要有可能出错,那就一定会出错。如果事故有可能发生,不管可能性多么小,只要概率不是零,总会发生,并可能引发更大的损失。因此,要做到积极消除事故隐患和不安全状态,杜绝违章和不安全行为,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降至最低,进而控制事故风险,避免事故发生。安全工作做得好,不是事故发生后处理得多么完善,而是不发生事故。事故是量变到质变积累的结果,任何事故的发生都有征兆,征兆的背后就是隐患,及时发现并控制隐患,安全事故是可以避免的。再好的技术,再完美的规章,在实际操作层面,也无法取代人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重视企外事故教训的吸取是借力的最佳途径,血的教训不能以血的代价来换取,要善于从别人的事故中吸取教训,做到“别人感冒我吃药”。
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要切实紧绷安全生产弦,强化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落实安全主体责任,推动安全生产。
张衍品 邓刚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