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突破“卡脖子” 换上“中国芯”

中原储气库群近70%压缩机实现国产化

本报讯 (记者 樊欣欣 通讯员 魏园军 王谦) “通过维护保养,国产压缩机的使用寿命得到大大提高,为中原储气库群的平稳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6月27日,在中原储气库群召开的周例会上,中原油田天然气产销厂压缩机设备管理相关负责人孙东阳介绍道。

天然气压缩机是地下储气库建设的关键设备,被誉为储气库的心脏装置。随着中原储气库群的持续运行,部分压缩机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尤其是前期建设的部分储气库使用的压缩机大部分是“洋设备”,一旦出现故障,运维人员无法及时到达现场进行检修,就会导致储气库长时间、大面积停工。“与进口压缩机相匹配的‘小零件’也不能忽视。别看压缩机上使用的螺丝帽不起眼,一旦与设备不匹配,压缩机在后续运行中就很容易出现问题。”孙东阳介绍道,突破“卡脖子”、换上“中国芯”迫在眉睫。

其实早在2010年,中原油田就与中石化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石化机械”)“一拍即合”,启动文96储气库先导试验项目,研制出国内首台储气库国产化压缩机。

在随后的国产化推进过程中,双方技术人员依托中原储气库群这个最苛刻的“试验场”,针对中原储气库群进气压力和排量、排压、排温等工作进行现场调研,建立起合作攻关的协调机制。

良好的合作,结出了丰硕的成果。2021年,在中原油田卫11储气库应用的压缩机实现了全部国产化制造,具有压力高、排量大、适应范围广、供货周期短、性价比高、安全可靠、运行平稳等特点。石化机械的储气库压缩机整体技术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压缩机组振动控制技术、大压差气缸润滑技术国际领先。

为确保国产化压缩机平稳运行,中原油田与石化机械联合建立压缩机专业化人才培养基地,并对压缩机维保人员进行“一对一”实操培训。中原油田选派技术骨干到石化机械进行压缩机维保技术交流,石化机械技术人员远程对新学员进行技术指导。截至目前,已有132人次接受压缩机技术维保的专业化培训,为国产化压缩机平稳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目前,中原储气库群正积极推进压缩机国产化工作,已有近70%的压缩机实现了国产化。“现在,投运的国产化压缩机完全可以跟‘洋设备’媲美,我们再也不用担心被‘卡脖子’了,而且相较‘洋设备’,国产化压缩机的采购和运维成本也降低了很多。”孙东阳自豪地说,在中原储气库群进一步扩容的同时,中原油田将强化与石化机械的合作,进一步推进压缩机国产化工作。

2022-07-05 突破“卡脖子” 换上“中国芯” 1 1 濮阳日报 c101299.html 1 中原储气库群近70%压缩机实现国产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