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是星期一,当天一上班,市聋儿听力语言训练中心教师楚媛媛吃惊地发现,几天没见,夏武坤的脸晒得油光黑亮,身体也壮实了,像个小牛犊儿。见他正忙着跟小朋友分享这几天的见闻,连说带比划的,楚媛媛转脸问夏武坤妈妈:“你们这是带坤坤去海边了,还是去非洲了?怎么跟换了个人一样?”
夏武坤妈妈也不由地笑着说:“我们哪有钱去那种地方?回了趟乡下老家,他跟着爷爷奶奶玩疯了。”
“就是说,老人家终于接受小家伙了?”楚媛媛斟酌着词句说。
“不仅接受了,都快成老两口的宝贝疙瘩了,走哪带哪。”夏武坤妈妈说。
“真为坤坤高兴,祝福你们。”
“谢谢媛媛老师,我们一家人都很感激你。”
夏武坤妈妈说着流下了眼泪。
夏武坤妈妈与孩子爸爸都来自濮阳县的农村,领结婚证有几个年头了,但因为在县城预购的新房没能按时交工,两人也没能如期举行婚礼。后来,小两口儿双双到市里务工,临时租住在城中村一间民房里,第二年生下了夏武坤。夏武坤白白胖胖、虎头虎脑,原本是一小两大三个家庭的喜事,但医院的一纸初步筛查证明,瞬间冻结了亲人的笑容:小家伙有听力障碍,先天性耳聋。
一家人如遭晴天霹雳。尽管孩子还是那个孩子,但随着一连串的听力测试不见回应,掌上明珠转眼变成“烫手山芋”。刚才还欢声笑语的场面即刻鸦雀无声,几个沉不住气的人面面相觑了一会儿,各自默默地散去。从人见人爱到人见人嫌,小家伙还体会不到其中的变故,但初为人母的夏武坤妈妈深有感触。泪眼朦胧中,她看见除了孩子的大姨,屋里再没有旁人了。孩子大姨说,两家都没有家族遗传史,误诊了也未可知,去省医院复查一下去吧。
可是,省医院检查的结果,进一步坐实了这个不幸的消息。
因为两个人还没举行婚礼,公婆认为这是两个人没有做好婚前检查、孕期防护的结果,提议把孩子送到福利院,趁着年轻再孕育一个健康宝宝,否则只有解除婚约,各过各的日子。反正他们不认可这样一个生来就有残疾的孙子:疼他爱他一辈子,到头来连个“爷爷”“奶奶”都应不了,他们接受不了。
看着儿子明亮清澈的眼睛,年轻的妈妈抹着泪说:“好儿子,我们永远在一起。”
所幸的是,年轻的爸爸也经受住了考验,携带妻儿回到出租屋。小两口儿一边艰难度日,一边打听治疗听障儿童最好的出路。孩子大姨比他们消息灵通,听说给孩子植入人工耳蜗或佩戴助听器,就可以去市聋儿听力语言训练中心接受康复训练,并资助他们给孩子配备了助听器。
市残疾人康复教育中心副主任卢田田说,听障儿童听力语言康复训练,奉行“三早原则”,即早发现、早干预、早康复,0到3岁是最佳时期,6岁以后矫治难度逐年加大。听障儿童听力语言训练,主要有集体教学和个别化教学两种模式。中心常设集体教学班3个,分别是亲子班、小班和中班;个别化教学班9个,采用“一对一”教学模式开展康复训练。孩子的个训老师从入班到毕业始终不变、全程陪同,对孩子负责到底。楚媛媛就是夏武坤的个训老师。
楚媛媛今年29岁,但从业已经10年了,是个年轻而又有着丰富经验的听力语言康复训练师。她说,夏武坤来中心接受矫治的时候只有10个月大,还不会走路,因为不放心他一个人坐在小椅子上,还专门给他配了个棉垫子。他不好好坐,到处爬,楚媛媛就陪着他爬。不管爬到沙坑里、墙角里,还是桌子底下,只要碰到夏武坤感兴趣的东西,如玩具、文具、水果模型,乃至树叶或纸片,楚媛媛都跟他头抵着头,从事物的形状、颜色、大小入手,一遍遍教他认读。一般而言,正常儿童需要教一二十遍就能学会的字词,听障儿童需要教百遍甚至千遍。楚媛媛清楚夏武坤的身世来历,知道开口说话对这个孩子来说有多么重要,教起来格外上心。
“每个孩子都是上帝派到人间的天使,听障儿童也是。我们要做的,就是多给他们一点爱和关心,唤醒他们听与说的能力。”楚媛媛说。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经过两年耐心细致的训练,夏武坤不仅学会了说基本的日常口语,还学会了唱儿歌、背唐诗。6月29日,夏武坤爷爷过60岁生日,他爸妈觉得这是一个缓和老少三代人关系的机会,便给他请了一天假,带他回老家给老人庆贺。小家伙一见两位老人就说:“爷爷,奶奶,我是坤坤,你们的小孙孙,我爱你们!祝爷爷生日快乐,祝奶奶身体健康!”
这话还没撂地下,一大家子人都惊呆了。爷爷、奶奶更是喜极而泣,孙儿这句奶声奶气又清脆明亮的祝福,唤起了他们隔辈亲的情感。奶奶比爷爷反应快,抢在前面把孙子抱到怀里,咋看也看不够,咋亲也亲不够。爷爷急得没着没落的,摩挲着手说:“老太婆你搞搞清楚,坤坤可是为庆贺我的生日来的,快点给我抱抱。”
原本夏武坤只是请了一天的假,但两位老人舍不得,不由分说地多留了一天。隔日是周五,接下来是双休日,他们又有了新理由,说反正赶回去也只能上半天课了,就叫坤坤多陪两天吧。哪是两天,实际上夏武坤在老人家里住了足足五天。五天里,奶奶领着他走街串巷,哪里人多去哪里,以前没接触过的称呼小家伙都会喊了;爷爷领着他去瓜园菜棚里认识果蔬草木,间以逮蚂蚱、捉蝈蝈,其乐融融。虽说耽搁了几天课,但也长了不少见识。所以,他此刻描绘起乡间见闻来,有声有色的,跟一个小演说家一样。
不仅如此,临别的时候,老两口儿还把新房的钥匙交给小两口儿说:“正好房子也装修好了,你们早点搬过去吧,不心疼恁两个大人,俺还心疼坤坤哩。”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夏武坤让邻村一个听障儿童的父母看到了出路和希望,他们也随着夏武坤妈妈到这里咨询相关事项来了。
聆听着夏武坤神气活现的演讲,市残疾人康复教育中心主任武占奇笑着介绍,像夏武坤这样“康复一人,幸福一家,影响一片”的例子还有很多。中心成立于1994年,免费向全市听障儿童提供听力语言康复训练服务。听障儿童在这里通过各项训练、测试、评估后,大多可正常融入普通幼儿园、普通小学随班就读。尽管这里是教听障儿童说第一句话的地方,但进入普通幼儿园、普通小学,实现残健融合,才更有利于孩子全面发展。而且,孩子迟早要融入社会,融入普通幼儿园、普通小学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武占奇说,在这里常年受训的听障儿童有六七十名,每年向普通幼儿园、普通小学输送二三十名。开头那几茬的孩子,现在大多已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结婚成家了,和正常人一样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
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每年新增听障儿童2万~3万名。先天遗传、后天病变、药物致残、意外事故,都可能导致孩子丧失听说能力。武占奇告诉记者,2009年,国家实施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救助项目,针对贫困听障儿童免费配发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并补助人工耳蜗手术、术后调机和术后康复训练经费。2018年,国家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对符合救助条件的残疾儿童应救尽救,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迈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惠及千万家庭。所谓“十聋九哑”,又所谓“要想聋儿开口说话,除非千年铁树开花”,早已成为过去时。随着预备铃声响起,老师和小朋友相继走进课堂,新的一周开始了。
消除听障,别样花开。书声琅琅中,孩子们在健康成长。
(文中听障儿童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