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连日来,濮阳县组织120余名农技专家分为11个技术小分队深入22个乡镇(办)的田间地头,开展除涝及涝灾后的秋物管理指导工作,帮助农民解决农业生产与技术上的难题,确保秋粮丰产丰收。
自7月5日以来,濮阳县连续多次降雨,导致秋作物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涝灾,急需科学的指导与管理。
灾情就是命令,7月12日,农技专家郭春生在文留镇前草场农业服务有限公司种植基地查看玉米苗的生长状态,发现有紫红苗和黄叶的现象,分析数字化遥感卫星数据后,立即制订有针对性的指导方案:一是及时排水,保证根部呼吸;二是喷施磷酸二氢钾、芸苔素内酯等叶面肥料促进植株尽快恢复生长;三是泡水、过水地块土壤养分流失严重,应及时追肥。
技术小分队在习城乡东街看到村民闫文涛种植的20余亩玉米大豆,农技专家刘志华说:近两年雨水多,一定要建好排水系统,一般地势在低洼地挖排水沟,地势比较低除了在低洼地挖排水沟,还需挖边沟和腰沟,也可以空出一二亩地自建排水池,平时可以用作沤肥池,涝时往池里排水,旱时往外抽水浇地。对于死苗率超过60%,视情况及时翻耕补种适宜的早熟品种,或改种鲜食、青贮玉米及其他短季作物。
在王称堌镇王庄村村民化明玉的玉米地里,因杂草太多,高级农艺师史彦鹏立即提出了指导方案:第一,打除草剂时避开大风大雨天气,一般应选择晴朗无风的天气进行施药,较为安全;第二,除草剂喷施时,要压低喷头,避免将药液喷到玉米心叶内,可采用顺垄喷雾,最大限度降低除草剂对玉米幼苗叶片的伤害,节约药液;第三,玉米出苗后,除草剂主要有莠去津、烟嘧磺隆、硝酸草酮等,除草时一定要按说明进行喷施,不过量使用,避免产生药害;第四,要在玉米展开7~8叶后进行玉米控旺,这个时期喷打控旺药剂能有效控制玉米徒长,让玉米茎秆增粗、节间缩短,增加根系的附着力,有利于养分向穗部运输,减少空棵、秃尖情况的发生。
技术小分队深入田间地头,为群众把脉问诊、现场开方、精准施策,送上科技“及时雨”,很受欢迎。“农业专家到田间来,解决了我们眼下的难题,对我帮助很大,要依靠科学种田,我对今年秋粮丰收充满信心。” 农民杨广林高兴地说。
(全媒体记者 谷爱素 通讯员 付瑞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