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范县新闻

勇毅笃行创辉煌 范水欢歌踏新程

——范县新区建设二十五周年工作综述

范县千安社区俯瞰图。

王楼镇东张村一隅。

陈庄镇韩徐庄民宿。

5月,位于范县化工产业园区的鲁蒙玻璃意大利进口中硼硅药玻瓶智能生产线投用。

盛通聚源聚碳酸酯项目。

龙王庄镇张楼村食用菌种植基地。

25年前,一张白纸作画,妙笔绘宏图;

25年后,金堤河畔新城起,和美范县续新篇。

1997年7月1日,在香港回归的喜庆日子里,范县新区建设经过3年艰难的决策起步阶段后,县委、县政府实现整体搬迁,标志着新区建设进入全面建设、快速发展阶段。

碧云金色满,天高清气升。

25年间,在省、市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从十届县委到十五届县委,始终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范水大地发生了巨大变化。

25年间,范县新区建成区面积从2.7平方公里扩展到12.5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到11万人。经过历届县委、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府、县政协与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一座“和美新城”正在崛起。

25年间,范水大地演绎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蝶变传奇,曾经白茫茫的盐碱地、农田和村庄渐行渐远,取而代之的是一座生态新城、文化新城、活力新城、宜居新城。

城市的发展,撬动了营商环境大改善和经济发展大跨越。2021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232.62亿元,是1997年的19倍;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13亿元,是1997年的15倍。范县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省级文明县城桂冠。

沧桑巨变践初心 追梦之路燃激情

一座城市的建设,蕴含着党员干部身心付出的传承,彰显着“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之光。

1996年1月举行的范县新区奠基仪式,改变了范县受区位缺陷困扰长达30多年的历史,掀开了范县新区建设崭新的一页。

25年风雨兼程,25载春华秋实。一张张照片、一帧帧画面、一段段记忆,定格的是瞬间,记录的是发展,唤醒的是感动。

回望25年的点点滴滴,撷取25年的珍贵记忆,以此致敬为新区建设奋勇拼搏、敢为人先、艰苦创业的范县人民,为以范县为家、为范县建设和发展奉献智慧、倾注心血、贡献力量的广大干部群众点赞。

——综合实力实现大跨越。全县GDP从1997年的12.4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232.6亿元,增长了18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1997年的4000万元增长到2021年的9.57亿元,增长了23倍。2021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0.9∶44.9∶44.2,结构更优。全省县级营商环境评价连续2年进入全省第一方阵,经济不断跃上新台阶。

——现代农业实现大提升。1997年,全县粮食产量只有1.92亿公斤,如今已经稳定在每年4亿公斤以上。“范县大米”“范县莲藕”等一批有机生态农业品牌崛起,全市首个电商扶贫区域公共品牌“中原美范”连续21次获得全省红旗渠精神杯。“食用菌、温棚瓜菜、水产养殖、畜牧养殖、特色种植”五大产业蓬勃发展,范县发展的速度、质量和形象同步提升。

——城乡面貌实现大变样。历届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励精图治、艰苦创业,新区历经“四次规划,三次修编调整”,规划面积由1995年的9.56平方公里调整到29.97平方公里。城区道路从最初的两条主街发展为15纵9横的路网格局。德上高速、范台梁高速、范莘公路等先后建成通车,G240杨集黄河大桥加快建设,连通南北、横贯东西的交通网络已经形成,范县荣获“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建制村通硬化路率、通客车率均达到100%。范县先后建成文化广场、市民公园等公园绿地23处,绿地率36.96%。

——改革开放实现大突破。始终坚持“工业强县”理念,形成了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工业发展持续位居全市前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12家。特别是今年1至5月,连续4次荣获全市“大比武·打擂台”擂主称号,荣获一季度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暨“三个一批”项目观摩活动第一名。

——民生福祉实现大改善。2020年2月经省政府批准,范县如期实现脱贫摘帽。城乡供水一体化正式通水运营,全县群众喝上了丹江水;105个小区实现集中供暖,6万居民温暖过冬;140辆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投入运营,老百姓出门就能坐公交车;先后建成希望中学、范县一中、卓越中学、第一幼儿园、县职业技术学校等一大批中小学校、幼儿园,实现了从幼儿园到高中的有效衔接培养,打造了“范县教育”的金字招牌;县人民医院成功晋升“国家三级综合医院”,县中医医院搬迁新址;深入实施“安居工程”,先后建成德馨苑、阳光花园、惠民花园、滩区迁建安置区等38个商住小区,凯旋城、新城国际、樱海铭筑等23个现代化商住小区紧张建设中,群众生活更加舒适温馨。

新区建设25年,饱含着勇敢坚定、波澜壮阔、光辉灿烂,彰显着范县人民顶压前行、负重拼搏的勇气和力量,蕴含着党员干部奋勇争先、激情担当的豪情和气概,见证了范县意气风发、共谋出彩的生机和活力。

硕果枝头香四溢 踔厉奋发风正劲

一组组硬核数据,彰显着全县党员干部奋楫争先的闯劲、破荆斩棘的拼劲、滴水穿石的韧劲,带来的是56万范县人民不断提升的满足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展示了全县经济转型升级、区域协同发展、社会民生改善、生态环境优化、城市品质提升的显著成效。

25年来,范县新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战胜一个个风险挑战,取得一项项喜人成绩,靠的是什么?

靠的是范县人民的“精神富矿”!正是在这种精神引领下,历届县委、县政府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团结带领全县人民,艰苦创业、苦干实干,创造了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好成绩。

——迎难而上、勇毅担当的开拓精神。建设新区,相当于“穷家盖新房”,处处作难。1994年,范县财政收入只有1581万元,县里没钱搞建设。面对困难,县委、县政府客观分析、反复论证,以对人民负责、对发展负责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作出了“巩固老城、建设新区”的战略决策。正是他们吃苦不言苦、处难不畏难,以对群众的那股亲劲、抓工作的那股韧劲、干事业的那股拼劲,自觉扛起了建设新区的光荣使命。

——坚持不懈、高度负责的拼搏精神。城市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九届县委决策到十五届县委,都为新区建设付出了心血、汗水和智慧。建设过程中,党员干部忘我工作,节假日几乎都成了工作日。正是一大批干部迎难而上、对事业顽强拼搏、对工作高度负责,以“人一我十”“人十我百”的加倍苦干,促成了新区发展的日新月异、蒸蒸日上。

——事业为先、一心为民的奉献精神。团结干事、协同作战是干成事、干成大事的基础。老干部们作出了示范、作出了榜样,各条战线涌现出了一大批把工作当事业干、把岗位当阵地守的先进个人,由此铸就了不断开创范县发展新局面的力量之源、成事之基。

——改革创新、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在新区建设的25年历程中,改革创新、艰苦创业的精神一直是推动新区建设的内在动力。决策起步阶段,面对社会上的质疑,面对资金上的不足,县委、县政府不等不靠,带领机关干部职工开展义务劳动。十字坡大道拓宽改造、翠竹路(板桥路)排水沟开挖、行道树木栽植等等,处处留下党员干部义务劳动的身影。全面建设阶段,县委县政府历届领导班子、历任领导干部,都把新区建设当成一件大事来抓,城市建设出现了许多第一。如建设全县第一个商住小区美景园、第一座新区商贸城、第一所民办中学希望中学……

新区建设25年来,各项事业发展取得全方位、开创性的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伟力,充分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

征程万里鼓人心 奋楫扬帆向未来

抚今追昔,意在登高望远;知往鉴今,志在开辟未来。

走过泥泞方知大道珍贵,经历风雨更觉阳光美好。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县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拼在一线、干在实处,城乡建设日新月异,群众幸福指数日益提升。

奋力走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范县路径。历史和现实多次证明,工业始终是范县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承载就业的吸纳器、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主导地位不可撼动。范县坚定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统筹抓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未来产业谋篇布局,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打通“油头”“化尾”全链条,牢牢抓住丰利石化和齐成石化合作的发展机遇以及盛通聚源的技术优势,加快推进盛通聚源特种聚合物、盛源科技顺酐、中汇新材料苯酚丙酮双酚A等重点项目建设,全力推动聚碳新材料科技园发展壮大。把创新摆在发展的起点,健全“微成长、小升规、高变强”梯次培育机制,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加快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瞪羚企业和领军企业,让范县的发展后劲更足、质量更高。

精心打造生态文明、宜居宜业的品质城市。纵观新区建设历程,不断提升城市品质是发展所需、群众所盼。强化中心城区带动,改造老城区、提升建成区、建设城南新区,做优城市空间。以范水、金堤河、环城公路为主线,以城区周边村庄为节点,加大造林力度,推动绿地、公园、游园有机串联,提升城市颜值,让“开窗见绿、推门入园”成为现实。扎实推进海绵城市、韧性城市建设,树牢经营城市理念,着力打造核心商圈,激活夜间经济,完善城市功能,让城市既有“高大上”也有“烟火气”。以争创全国文明县城为抓手,巩固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创建成果,创新城市治理,提升城市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让智慧城市开启美好新生活。

携手共创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美好生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努力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前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围绕“农业产业化+乡村旅游”,做精“三个景区”,发展乡村产业,打造“四条产业带”,壮大“五大产业”,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农业成为有奔头、能致富的产业。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深入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大力支持农民创业就业,让农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倾情写好温暖厚重、幸福满满的民生答卷。范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从未止步,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坚持民生优先发展,用心用情办好十件民生实事,民生投入只增不减,保障水平只升不降,切实增进民生福祉。牢记“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以人民满意为最高追求,持续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让群众在范县上学更放心、看病更舒心、养老更安心、生活更顺心,让全县人民的生活越过越甜美。

始终保持只争朝夕、奋勇争先的精神面貌。以“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为抓手,大力学习弘扬新区建设中迎难而上、勇毅担当的开拓精神,坚持不懈、高度负责的拼搏精神,事业为先、一心为民的奉献精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树立新时代范县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强化答卷意识,敢于担当负责,困难面前不逃避、风险面前不躲闪,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务实功、出实招,久久为功,善作善成,把美好蓝图变为现实。

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2021年8月,中国共产党范县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召开。新一届县委确定了“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产业升级、城乡融合、民生优先、绿色发展”的总体工作思路,响亮提出“聚焦城区建设,全面打造豫鲁交会城市新形象”的奋斗目标。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按照“北提升、南扩展、东拉动、西扮靓”的城建工作思路,范县将继续深入实施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改造老城区、提升建成区、建设城南新区,不断提升县城的辐射力、带动力和影响力,全力打造生态新城、文化新城、活力新城、宜居新城,全面打造豫鲁交会城市新形象。

风劲帆悬正可期,重任千钧再奋蹄。未来五年,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加快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期,是范县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窗口期。全县上下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县域治理“三起来”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按照“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产业升级、城乡融合、民生优先、绿色发展”的总体工作思路,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着力构建“一心两极两轴三区”的城乡融合发展空间布局,力争到2025年,建成区面积再扩大5平方公里,人口达到16万人,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范县绚丽篇章。

本报记者 张西恒 通讯员 李红忠 石明阳 文/图

2022-07-19 ——范县新区建设二十五周年工作综述 1 1 濮阳日报 c101970.html 1 勇毅笃行创辉煌 范水欢歌踏新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