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率先垂范 “师”从人民
尊重人民主体地位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广大人民群众是政策得失的亲历者、知情者、评判者,也是社会治理的参与者、贡献者、监督者。今年以来,南乐县全面启动“两代表一委员”履职服务规范化建设,在县级层面成立“两代表一委员”履职服务规范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工作专班,分别由县委组织部、县人大、县政协负责日常工作。
出台《中共南乐县委关于全面推进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履职服务规范化建设的意见(试行)》《南乐县“两代表一委员”规范化服务例会制度》《南乐县“两代表一委员”履职考核办法(征求意见稿)》等文件,创新实施“一张网络覆盖、三级网格考核、四大任务赋能”新机制,稳步推动“两代表一委员”履职服务规范化、精细化。由组织、人大、政协等部门牵头,按照对口考核的原则,对代表委员履职表现、工作效能、奖惩情况等进行县、乡、村三级量化计分,计分结果与年度综合考核奖惩挂钩。对作用发挥明显、工作成效良好的,提名为县委县政府年度综合表彰人选,对连续两年年度考核排名在后3位的,根据群众意见进行组织处理。同时,通过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多种形式对代表委员“民主单元+网格服务”的新成效、新做法、新典型开展宣传,让代表委员工作中更有标杆、更有劲头,努力营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浓厚氛围,为生动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提供鲜活样本。
实干担当 “心”系人民
厚植“人民至上”情怀
为破解基层职能多、人手少的问题,南乐县整合基层党支部、人大代表联络室、政协委员之家,致力打造出乡级有代表委员联络室、村级有代表委员议事厅的“一室一厅”硬拳格局。“一室一厅”由乡村两极代表委员组成,采取轮值“坐班”、挂牌上岗的方式,面对面接待群众,实打实答疑解难,全力破解基层“看得见管不了”、职能部门“管得了看不见”难题。同时,发挥代表委员熟悉政策的优势,依托党代表接待日、人大代表尽职责作表率活动等载体,深入党员群众内部,开展上级政策宣传、民主意见收集、信访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变单一的“坐班式”等人反馈问题为“体验式”“走访式”“恳谈式”主动发现问题,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让老百姓的话直通党委政府,推进实现“群众家门口的民主政治”。
“咱村今年的麦播面积多少?都收完了吗?缺收割机手吗?怎样才能使‘三夏’生产和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两手抓、两不误?”“三夏”时节,南乐县“两代表一委员”主动下沉到网格,充分发挥“一室一厅”的作用,把田间地头、农家院落作为履职主战场,紧盯群众“急难愁”问题,打造行走的议事厅。积极开展贴心服务,帮助农户协调收割机械,给因疫情无法返乡的家庭、困难农户帮忙添力,带动周边群众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全力抢收小麦,确保颗粒归仓。做好外地收割机手登记和核酸检测工作,到田间地头慰问机手,保障麦收顺利进行。与此同时,代表委员全员参与禁烧工作,按照所属网格24小时值班值守,不间断巡查,发挥好代表委员的监督作用,监督政府禁烧措施落实情况,宣讲禁烧政策,及时排除火灾隐患,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相关职能部门,确保禁烧、禁抛工作取得实效。
“请在外务工人员放心!守护人民群众的‘粮袋子’和‘钱袋子’有我们!”这是全体代表委员共同的心声。在今年“三夏”和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中,南乐县“两代表一委员”切实当好宣传员、战斗员、监督员和服务员的“四大员”角色,发挥了应有作用,为保障粮食安全、守护蓝天白云出力献计。
疫情是一场大考,防疫是一场硬仗。自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以来,南乐县疫情防控形势愈加严峻。党员干部第一时间到乡镇(社区)报到,再由乡镇(社区)根据党员干部的工作实际分配进入网格。81名县党代表带动300余名党员到小区报到,参与疫情防控、社会服务等工作;1300名乡镇党代表充实到322个行政村网格,分包联系6500余户群众……“两代表一委员”作为网格员的中坚力量,亮身份、打头阵、作表率,积极当好卡口值班“守门员”、人员排查“统计员”、隔离管控“监督员”、核酸采样“服务员”、管控政策“宣传员”等,为疫情防控作出应有贡献。其中,担任领导职务的代表,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奔赴核酸检测一线,现场指挥调度,对全员核酸检测、市场供应保障等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全力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和生活需要。基层一线工作的代表不惧病毒、不辞辛苦、宣传政策、劝导人员、卡点职守,默默地守护着群众的生命安全,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比如,作为一名市、县、镇三级人大代表,常更立不顾70多岁的高龄,每天凌晨4点就赶往村室,检查值班到岗情况,动员村“两委”干部认真做好疫情防控宣传、排查、管控、信息收集等工作,全程协助医务人员做好后勤保障,确保核酸检测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和“三夏”大忙时节,“两代表一委员”进网格,下基层,成为行走的民生议事厅,密切联系群众的成效进一步凸显。南乐县各级代表、委员树牢“抗疫战场就是履职现场”意识,答好了疫情防控、为民服务的新考卷。
创新破题 “身”入人民
办好“为民造福”实事
南乐县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奔着问题去、针对问题查、追着问题改,积极探索“两代表一委员”更好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和形式,扎实推进党代表工作制度化、人大代表接待联系选民常态化、政协委员基层协商民主议事经常化。开发建设代表委员“基层民主+网格化”管理服务平台和手机app,对收集社情民意、强化宣传引导、优化民生服务、强化协商监督等四大任务进行个性化定制,实时对履职情况、为民服务情况线上跟踪,实现工作成果可展示、信息可追溯、动态可监督,形成基层民主优势推动基层治理提升、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大格局,为代表委员带来成就感,为群众带来获得感。平台开通以来,“两代表一委员”积极为群众解决农产品销售、交通出行、信访稳定、矛盾化解等问题,并总结了一批值得复制、推广的经验,拓宽基层民主化治理渠道。
依托“五星”支部创建,“一室一厅”建设,精心创建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单元。党员领导干部带头联系基层党组织、分包重点企业和项目。市委常委、南乐县委书记刘冰带头分包“五星”支部创建村和软弱涣散村;县级领导干部党代表每人联系1个“五星”“四星”支部创建村,29名县级干部党代表分包31家重点企业和43个重点项目,定期调研指导,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解决企业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61名专业技术党代表参与“六提一促”行动,提升乡村产业发展、农业技术、教育教学、医疗卫生、社会治理、文明新风,促进乡村振兴。在具体工作机制上,健全群众意见收集分析、分类处理、跟踪落实、反馈评价的闭环工作机制,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促进问题解决在一线,矛盾消除在基层,探索出一条以推行民主单元格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现如今,在仓颉故里,“两代表一委员”走企业进基层入农户、与人民群众“拉家常”已是常态。你一言我一语的沟通中,听民声、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两代表一委员”真正成了情系群众的“连心桥”、为民办事的“服务站”、社情民意的“收集站”。
万蕾 王献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