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接第一版)三要全面深化数字融合应用。加快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努力打造一批智能制造标杆企业,构建“1+1+N”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推动传统装备制造向高端装备“制造+服务”迈进;加快服务业数字化转型,重点聚焦智慧养老、智慧金融、智慧文旅、智慧物流等方面,强化政策引导,不断加大投入,推动服务业重点领域数字赋能加速升级;大力发展数字智慧农业,实现农业生产信息化、自动化、精细化,加快推进智慧农业全产业链发展。

四要持续提升数字治理能力。加强数字政府、数字城市和数字乡村建设,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着眼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加快新型智慧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建设,实现城市地上、地面、地下全要素数字化、智能化、虚拟化、可视化,提升城市安全系数、数治能力;顺应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加快智能充电桩、充换电设施等建设,不断提升覆盖率、便利度;加快乡村数字设施建设,推动宽带通信网、移动互联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向农村延伸覆盖。

五要积极构建数字生态体系。要抢抓“科创中国”创新枢纽城市试点市建设机遇,加强关键技术攻关,支持相关平台和实验室建设;鼓励本地企业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加强合作,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形成具有市场推广价值的创新成果;积极吸引国内外数字化服务商在濮设立分支机构,提升数字化服务和供给能力;进一步强化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防护,确保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安全有序应用。

六要大力引进数字产业和数字经济人才。要制定数字人才发展战略,通过“本土学校内部培养+事业单位专项招引+企业外部招引”等方式,多渠道、多平台引进数字经济技术研发领域、数字技术深度应用领域和成果转化领域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我市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副市长陈晓华对我市数字化转型工作进行了具体通报。

2022-08-05 1 1 濮阳日报 c102846.html 1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