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教育专版

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开发区迎春路小学 吴梦虹

奥尔夫音乐教育是德国著名音乐大师卡尔·奥尔夫创立的一种音乐教育体系,融合了语言、歌唱、舞蹈、欣赏、表演、演奏和创作等元素,强调“一切以儿童出发”,将学生喜好的游戏加入到音乐课堂中,在快乐的音乐氛围中让学生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创造性地感受音乐。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国家对小学音乐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也在我国的音乐教育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奥尔夫声势教学与以往传统意义上的音乐课堂教学方式有所不同,声势教学让学生充分利用身体部位作为乐器,解放学生天性,自由创编声响,让身体与音乐紧密地融为一体。教师可以通过音乐进一步调整学生的肢体协调性,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节奏感;再从拍手、捻指、跺脚等形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因此声势教学运用于小学课堂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节奏感,有助于培育学生的创造力。

把身体当作乐器,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音乐要素,如:歌曲的速度、节奏以及旋律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身体积极主动地反映出来。这样的训练,非常好地锻炼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反应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节奏感以及聆听音乐的能力。

肢体与音乐结合,加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教师在上课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来激发学生内心的美感,在聆听音乐作品的过程中利用不同的律动方式来体验歌曲中音乐要素的变化,不仅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鉴赏力,也可以感受音乐的魅力。

总而言之,在小学音乐课中适当地引入声势律动的教学是当今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是现在“双减”背景下所提倡的。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应将声势律动合理且有效地应用于小学音乐教学中,挖掘学生的音乐潜能,使学生体会到音乐的独特魅力,提升音乐素养和音乐审美能力,从而得到全面发展。

2022-08-16 开发区迎春路小学 吴梦虹 1 1 濮阳日报 c103317.html 1 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