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濮阳双拥

不忘初心跟党走 矢志不渝报党恩

——记退役军人、战斗英雄王学清

本报记者 关咏梅

“老英雄,您当初为啥非要入党呢?”

“共产党只做好事不做坏事,是为群众做好事的,我们党啥时候都不能忘了这个初心!”

8月18日上午,惠风和畅,在开发区新习镇杜寨村,95岁的退役军人、战斗英雄王学清老人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身材瘦削,一身戎装,衣帽整洁,精神矍铄,未语先笑,犹如和煦春风,这就是记者对王学清老英雄的第一印象。如果不了解情况,谁又能将他同60余年前刘邓大军中那位神勇过人、浴血奋战的机枪手联系在一起呢?

王学清老英雄在回忆当年的戎马生涯时故事讲述得不太连贯、故事逻辑也不够缜密,但是他却能瞬间报出自己当年所在部队的番号,并能马上进入状态站军姿、敬军礼。由此可见,红色基因早已融化在他的血液里……

王学清老人家里共有5个女儿、1个儿子。他的儿子王胜峰也在采访现场。曾经聆听父亲讲述抗战往事的王胜峰,负责向记者解释或补充他父亲讲述时遗漏或逻辑不清晰的细节。

“1942年闹灾荒,家里没吃的,我父亲就和本家几个兄弟出去讨饭。后来,他们在山东遇到八路军。八路军看我父亲个子高、长得壮,就让他参军扛枪当机枪手,又给其他人几个馒头……”王胜峰慢慢说道。

王学清1926年7月出生,1942年6月入伍,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队伍——八路军。入伍后,他在刘邓大军的11纵33旅98团2营6连任机枪手、战斗小组长,跟随刘邓大军在山东柳河口一带、菏泽临浦等地参加战斗抗击侵华日军。抗日战争胜利后,他跟随杨得志司令员转战民权、徐州、陇海等地,在战斗中荣立二等功。他在解放河南民权的战斗中身负重伤,一只胳膊被子弹打穿,在南乐医院养伤。因伤势严重,他被迫暂时离开一线战场,被派遣到华西荣校学习文化知识,为一大队一中队学员。1946年学习期间,他经王孚绍、王世鲍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此期间荣获奖励多次。学习期满后,他主动申请到淮海战役前线参加战斗,但是上级考虑到他身负重伤,就只让他参与后方工作。他先后参加抗日战争和淮海战役,后因战场负伤而回乡务农,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积极参与解放战争后期的支前工作。

王学清老人协助村支书抓村里的治安和民兵训练,村里治安状况大为好转……

在采访即将结束时,有人询问王学清老人还会不会唱军歌。结果,半个多世纪过后,王学清老英雄不仅唱军歌唱得很好,还不由自主地敬礼并很娴熟地做出用机枪扫射敌人的动作,他的眼神如此澄澈,他的神情如此虔诚,那是信仰的力量……

2022-08-29 ——记退役军人、战斗英雄王学清 1 1 濮阳日报 c103741.html 1 不忘初心跟党走 矢志不渝报党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