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濮阳双拥

结缘军旅不言悔 为爱撑起半边天

——记我市『最美军嫂』罗洁

“作为军嫂,就要理解和支持丈夫的工作;作为老师,就要教育培养好每个孩子;作为妻子,就要照顾好家里的一切。”

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她的支持下,爱人石贤亮先后荣获个人三等功、优秀党员、优秀士官等荣誉。她本人荣获国家汉办优秀汉语教师志愿者、濮阳市优秀辅导教师、范县优秀模范教师、范县乡村光荣榜之好媳妇等称号,并光荣地当选为濮阳市第一届“最美军嫂”。

她就是范县杨集乡第二中学英语教师罗洁。

罗洁,汉族,1989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爱人石贤亮现为武警河北省总队执勤支队警勤中队四级警士长。结婚4年来,罗洁心系部队、情系警营,全力支持丈夫事业,用柔弱的肩膀担起赡养老人的责任,担起家庭的重荷。

“你曾对我说,相逢是首歌”

——嫁给军人是她无悔的选择

罗洁从小就对军人有着特殊深厚的感情。她和石贤亮是高中同学,石贤亮大学毕业后参军入伍,最初他们之间的交往仅是同学之间的交流,彼此有着朦胧的好感。随着时间推移和交往的深入,她逐渐被他的诚实善良、积极进取和军人特有的气质深深吸引,他们真心相爱了。

家里亲戚朋友都不理解,劝她说,嫁给当兵的肯定要吃苦,你要有思想准备。罗洁说:“军人诚实可靠,嫁给军人,我绝不后悔,再苦再累也心甘。”

有情人终成眷属。2018年6月,罗洁和石贤亮在亲朋好友的祝福下步入婚姻的殿堂。

“这些年的不容易,我怎能告诉你”

——勇挑重担是她价值的体现

军人的妻子也姓“军”,丈夫在部队为国尽忠,军嫂在家里替丈夫尽孝。

在娘家,罗洁是独生女,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娇姑娘。到了婆家,一系列困难摆在她的面前:石贤亮的姥爷瘫痪在床,姥姥也行动不便,再加上公公因高血压不能干重活,她既要料理家务、照顾老人,又要干好本职工作,支持丈夫安心服役,生活过得异常艰辛。

2020年11月,石贤亮位于黄河滩区的老家需要集体搬迁,但10万余元的搬迁费难住了全家,公公婆婆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为使丈夫安心服役,她了解情况后,毫不犹豫地把自己工作以来积攒的工资取出来,解了燃眉之急。公公婆婆逢人便夸,家里娶了一个好儿媳。

“憨憨的嫂子,亲亲的嫂子”

——默默奉献是她崇高的责任

作为军嫂很光荣,但做一名好军嫂却很辛苦。丈夫一直在基层工作,不管他在什么工作岗位,她始终给予支持和鼓励,从不拖丈夫的后腿。结婚几年来,他们一直过着两地分居的生活,每当看到别人的妻子有丈夫在身边嘘寒问暖、端水送饭,自己只能孤独一人买菜、做饭、洗衣服,她心里总是酸酸的。

罗洁说,其实她也希望丈夫能够陪在自己身边,很需要他的关心照顾,但是国家更需要他,部队更需要他。“国是千万家,家是最小国。为了国家,为了部队,我们牺牲小家顾大家是应该的。”她说道。

工作中,罗洁兢兢业业、克己奉公;生活中,她尊老爱幼、团结邻里。凡是跟她接触过的人都说,她朴实、勤劳、善良,是一名贤妻良母;她重感情、顾大局,支持丈夫安心在部队工作。

有人问罗洁,嫁给一名军人,不觉得生活有压力、不觉得苦吗?她总是说:“当然有压力了,话说回来,做军人的妻子我很自豪,也愿意付出。”

这朴实无华的话语背后,她吃过多少苦,度过多少孤寂的日子,都无法计算。作为军嫂,她知道有人比她更需要他。“嫁给军人,我无怨无悔。”罗洁说。本报记者

2022-08-29 ——记我市『最美军嫂』罗洁 1 1 濮阳日报 c103746.html 1 结缘军旅不言悔 为爱撑起半边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