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教改前沿

让每个家庭成为学校的“合伙人”

市实验小学 王晓葵

学校是育人的主要场所,但不是唯一场所,有人把学校、家庭和社会当作“教育合伙”的三个维度,提倡构建家、校、社一体化育人“场”,共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教育合伙人”理念是指家庭和学校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同心、同向、通力合作。学校应主动搭建家校共育平台,引导广大家长成为学校教育的“合伙人”。

组织学习家庭教育促进法,开展“履家庭责任,做合格家长”系列活动。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颁布实施为家庭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原则,把家庭教育提升到国家教育层面。父母是育人的第一责任人,学习促进法、依法育儿是父母的必修课。为了更好地落实这部新颁布的法律,畅通家校沟通渠道,推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融合,市实验小学采用网上自学、快板表演、情景剧等形式,组织家长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能力。通过学习,家长明确了家庭教育的职责、权利和义务,纷纷表示受益良多,很多人还将自己的学习感悟梳理成文,发布到班级群,与大家分享。此外,为彰显家庭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市实验小学还定期评出十大“书香家庭”“文明家庭”进行表彰,开展“履家庭责任,做合格家长”系列征文活动,均取得良好效果。

制定家长岗位说明书。为让家长真正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应该先让家长了解自己的任务、职责,懂得如何配合学校对孩子实施教育,为此,市实验小学制定了家长岗位说明书,每逢新一年级入校,就召开专门的家长会予以公布。说明书包括工作要项、制度维护、学校认知、教师认知、孩子认识、家庭认知等六个方面,规定了诸如熟悉学校和周边环境、尊重教师、信任教师、善待教师、宽容教师、和教师做朋友、学习儿童身心发育科学、了解儿童在各个年龄阶段的需求等四十多条工作流程和内容,从各个层面阐述了家长应尽的家庭育人责任,让家长对需要配合的学校工作一目了然,做到心中有数。

广泛宣传“慧少年”,形象刻画教育目标。通过多次深入研讨、征集、筛选,根据国家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结合学生培养目标及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市实验小学建立了一整套“慧少年·二十四节气”形象刻画体系,共“爱生活、会学习、善创新、有情怀”四个维度25条,从不同角度对学生成长目标予以规范。制定了具有本校特色的教育目标——“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慧少年’”。围绕这个目标,学校通过线上线下、校内校外多个平台,构建新型家校共建平台、互动平台和分享平台,努力营造良好的家校合作氛围,为孩子创造适宜的成长环境。

组建家校共育部,推广先进育人理念。为了把家庭教育目标落到实处,学校组建了家校共育部,设正、副主任专管此项工作,开发和设置了家庭教育三类课程,即家长学校课程、家校互动课程、家长服务课程,如让好习惯助孩子行稳致远、最好的家庭教育是陪伴及阅读、点亮学生的心灵世界等。目前已推出公众号57期,有近百名家长、几十名教师通过微信平台为大家传经送宝,帮助更多的家长走进学校、走近孩子,成为学校教育的得力同盟军,从而充分挖掘家长潜力,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家长在学习中成长、在实践中发展。

各班成立家委会,抓好社团活动。作为合伙人,就要有自己的合伙品牌。学校在广泛征求孩子们的意见后,决定发挥家长资源优势,成立“小叮咚”志愿服务总队,下属470个社团。每到节假日,各行各业的家长就会带领着孩子们参加社团活动,让孩子们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体验中快乐成长。 目前,该志愿服务队已经建立了一整套项目策划、开发的操作流程,鼓励家长由被动参与到主动策划,在实践过程中完成角色转变。疫情期间,学校与家庭、社会积极配合,鼓励孩子们关心社会、传递爱心,孩子们自主完成了许多抗疫主题的美术作品、撰写了一批抗疫诗歌和“致敬最美逆行者”征文,和父母一起开展了亲子阅读、诗篇朗诵等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由于大家的齐抓共管和不懈努力,市实验小学的家长从被动的旁观者变成主动的参与者、志愿者、合伙人,更加支持、理解学校及老师的工作,教育迈入良性循环。家校共育,永远在路上!

2022-09-09 市实验小学 王晓葵 1 1 濮阳日报 c104581.html 1 让每个家庭成为学校的“合伙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