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课堂内外

宽厚长者 为师典范

——追忆赵宏文老师

又是一年教师节了。每年教师节,都会想起我的语文老师,赵宏文老师。

赵宏文老师是我的语文老师,也是数以万计的几代濮阳学子的语文老师。从1951年到濮阳县工作,到1990年从中原油田钻井一公司的培训岗位上退休,他从教四十年,是名副其实的教育战线“老黄牛”。

我读初中的时候,赵宏文老师是濮阳县五星中学的语文老师,教我们班语文课。

那时候,学习资料奇缺,大部分学习资料都是油印的,能买到的书籍、杂志很少。当时媒体的文章,结构、语言公式化、模板化,当然这些文章也是我们写作文模仿的样板。

我记得,每次作文,赵老师都会耐心批改、点评。赵老师一再强调,作文要表达真情实感,要有自己的思想,语言要精练、简练,结构上要打破八股,要有创新。

我的语文基础,对语文的兴趣,都得益于赵老师当年的启发和训练。

赵老师对语文教学的思考,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的坚持,应该说就是现在所强调的素质教育的理念,也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尝试。

赵老师在五星中学任教的那几年,也是五星中学的黄金时代,算得上人才辈出。那几年高考录取比例只有不足5%,但五星中学的毕业生考取大学的有很多。

赵老师也是书法家。毛笔字、粉笔字,都是楷书,一如赵老师的严谨、方正。赵老师的字,方方正正,点画挺拔,行云流水,气势恢宏。虽然字形方正,也能感觉到圆厚、圆通的韵味。

对书法有研究的同学评论:“赵宏文老师的字,有明显的欧阳询欧体的风格,也有颜真卿颜体的风骨,自成一体。”

赵老师讲课时的板书,接近印刷字体的楷书,是一道风景。那时候讲课,都是黑板、粉笔。赵老师板书很快,粉笔在黑板上沙沙作响。寥寥几笔,也是楷书。随手一写,也是行楷。

每年的表彰,毛笔字写奖状,都是赵老师书写。

赵老师的教学风格,严谨而不拘泥。

记得当时讨论中文语法的学习,对于长介词、复杂语句结构的语法分析,赵老师都主张立足基本、灵活运用,主张对纯粹的语法不予深究。多年以后,仍深感赵老师对语法学习的观点完全正确。

赵老师学识渊博,文章写得好,古典文学、近现代历史,都功力深厚。政府的地方志编写等等文化、文字工作项目,往往都要邀请赵老师参加。

赵老师从来都是一个慈祥的长者,满满的温厚慈悲的长者之风。对同事、对家人、对学生,从来春风拂面,从来有求必应。

那年中考,别人的录取通知书都到了,我的迟迟没有收到,非常焦虑。赵老师骑着自行车,带我到县教育局直接查考试分数,查出四科总分299,当年在全县是前几名了。录取通知书却发到了八公桥乡,村名也匪夷所思地写成了赵寨。

查出我的分数是299分之后,赵老师当场坚持一定要把单科分数再合并计算一下。语文数理化四科成绩一汇总,果然发现299分有误,应该是303分。赵老师当时的喜悦、欣慰之情,我今天依然历历在目。

赵宏文老师早年从军,军人作风犹在,既有温和慈祥,也有雷厉风行。

中考之前,我的汉语拼音很差,有畏难情绪。赵老师斩钉截铁地说,“简单!包你三天学会!”果然,我的拼音拼读很快就补上来了。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赵宏文老师从教四十年,培养了几代人;他的语文教学,熏陶了几代人。一生勤奋努力,一生艰苦奋斗。

刘佩仓

2022-09-09 ——追忆赵宏文老师 1 1 濮阳日报 c104592.html 1 宽厚长者 为师典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