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截至目前,我们已经收获稻谷25万公斤,还有200余亩没有收完,预计再过三两天就能全部收完。稻谷收完后,我们要进行深加工,再把有机稻米卖到全国各地。”10月17日,黄河生态农业开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存胜高兴地说。
秋风起,稻谷黄。目前,范县秋收工作已接近尾声,种植户正抢抓有利天气时机,收割成熟期较晚的稻谷。当日,在范县王楼镇东张村,黄河生态农业开发专业合作社稻鸭共作生态示范基地内,该合作社今年首次尝试种植的彩色稻画田——“范县好大米”几个大字煞是醒目。放眼望去,金黄的稻田与蓝天白云汇成一幅乡村振兴的丰收图景。联合收割机在田畦里穿梭,收获金黄的稻穗。
自2002年引进稻鸭共作生态新模式以来,黄河生态农业开发专业合作社陆续将稻鸭共作水稻拓展到600亩,与普通稻米相比,不仅可以少施农药化肥,而且口感更加香糯,也能带动东张村水稻种植经济效益进一步提升。
(鲁新 亚飞 玉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