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时代的飞速发展,让当今的学生获得知识和信息的渠道不断丰富起来。然而面对这种繁杂的碎片化信息,快餐式阅读也变得越来越流行。久而久之,这种碎片化阅读会使学生形成一种惰性依赖,习惯于通过搜索或提问来获得知识碎片,不容易形成深度的、批判性的、系统性的知识体系。因此,作为语文老师,有必要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教会他们去科学、正确地阅读。
大多数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只是“教教材”而并非“用教材教”,语文阅读课堂只是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开展师生问答形式的课堂教学。所幸,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针对这一教育弊端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群文阅读”。
“群文阅读”是近两年在我国悄然兴起的一种具有突破性的阅读教学实践方式,其最大的外在特征就是由单一文本的阅读教学走向多文本的阅读教学。以课内、教材内的文本为主,增加课外、教材外的语篇阅读,“一篇带多篇”“一篇带多本”的核心主题阅读,以此把课内和课外阅读打通,引导学生走向更加宽广的阅读世界。“群文阅读”就是在较短的时间内,针对一个议题,进行多文本的阅读教学。
“群文阅读”和传统的阅读教学相比,有着更深刻、更广泛的现实意义。
激发阅读兴趣,点燃阅读激情。不断有阅读内容出现,学生饱含阅读期待,学生忙着看书、思考、交流、倾听等语文实践活动,不仅加大了阅读量,提高了阅读速度,同时,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也大大提升。
丰富阅读方式,养成阅读习惯。在课堂教学模式中加入“群文阅读”,逐步进入整本书阅读,以完善学生的阅读方式,同时养成学生的阅读习惯。
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学科素养。阅读能力、思维水平、表达能力,是可以借助阅读来实现的。只有通过广泛阅读我们才能够掌握大量信息,才能够顺应时代变化。
让教学的针对性更强。“群文阅读”关注的是多篇文章所呈现的一个或两个训练要素,学生通过对比、讨论和老师的适当点拨,就可以有所发现、有所启迪,从而深入研究,灵活运用,以达到阅读和思维的同步发展。“群文阅读”需要教师认真把握课标,深度挖掘教材,并发现相关阅读资料,而后精心备课,以实现一两个重点教学目标在多个文本呈现,逐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选文组合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思维能力落实到具体的阅读教学中,通过信息的立体整合,促进思维的聚合、发散,进而走向辩证、批判和迁移、创造。学生经过阅读,运用已有阅读经验,会产生一定的阅读体悟,在议题的引领下,自然而然地就进行整合与归纳、提炼与表达,“群文阅读”所提供的多元文本助力了辩证思维和多元思维的培养。
具有聚焦和凝聚功能。“群文阅读”通过对组合文本的分析、理解,具有聚焦凸显教材核心价值观,挖掘阅读趣味点,解决教学重点、难点,融通课内外文化等突出作用。这是一种有效训练学生各种思维的教学手段与活动,通过教学重点的解决,教学难点的突破,在开阔思维的基础上,水到渠成,自然成格。
总之,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有赖于大量的阅读,“群文阅读”不仅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增加课堂阅读容量,而且还能有效丰富学生的阅读方法,提升学生阅读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