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的基础科目,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家校合作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良好家校合作的开展,能促进老师与家长间的沟通,让教育更具有时效性、针对性和目标一致性。
要了解家长,同他们进行平等沟通。老师了解学生父母的性格、教育方式、职业特点、家庭结构、文化程度等,是与家长沟通地前提。要理解、尊重家长,同他们平等的沟通,换一种谈话方式、换一种角度、换一种身份,同家长进行平等地交流和沟通,以得到家长的信任,赢得家长的支持。
教师和家长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能力。教师要注重提升沟通能力,系统学习家庭教育理念及方法,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及时、主动与家长取得沟通,促进同家长间的合作。邀请家长参加教育讲座,召开家长座谈会共同分享教育经验、教育方法,并对咨询的家长进行一对一指导。
拓展合作空间,进行教学延伸。为真正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生活现状,要多次开展家访活动,拉近与家长间的距离。帮助家长为孩子构建和谐、民主、自由的家庭关系,让孩子在健康的环境中茁壮成长,激发了学生们的生活热情和学习劲头儿,为未来学习与成长提供了坚实保障。
完善家校合作的制度。除了学校制订的规章制度外,教师与家长协商制订了有利于双方开展工作的小制度,明确各自职权。比如:家长们的反馈意见要上报到家委会,请假必须给班主任提前打电话或发私人微信、写假条等。这让双方的行为都得到规范与引导,推动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开展家校合作的模式,同家长形成一种合作伙伴关系,让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使教育事半功倍,为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