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出战略部署,指出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借党的二十大东风,11月8日,第五届中国杂技艺术节在龙都濮阳成功开幕,这是继2019年承办第四届中国杂技艺术节之后,濮阳第二次承办这项中国杂技界的最高盛会。
这次盛会是中国杂技艺术的顶级演绎、竞技水平的集中展示、云端炫技的精彩呈现。一向在人们脑海中以资源型城市为印象的濮阳市,再一次刷新外界对她的认知。
更让外界振奋的是,如今的濮阳,早已不仅仅只有中国杂技,而是将中国杂技文化在新时代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探索出了一条集演艺、教育、旅游、衍生品开发于一体的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新路,奋力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出积极贡献。
这也引发外界发问:为什么在濮阳?
闻名全国的“杂技之乡”
濮阳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厚重的古城。上古时期是华夏部落的重要活动地, 三皇五帝颛顼建都地、舜出生地,仓颉于此造字,夏启在此铸鼎,1987年出土了距今6400多年的蚌塑龙,因此濮阳被誉为“中华帝都”“华夏龙都”。
不仅如此,濮阳也是我国姓氏起源的重要地区之一。这里,孝道文化、黄河文化、红色文化世代相传。
这里,是杂技艺术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濮阳东北庄是闻名国内外的中国杂技之乡,这里的民间杂技起源于三国时期,鼎盛于清朝,发展于现代,以功力深厚、技艺精湛著称。
生活在这里的淳朴厚实的人民,以杂耍锻炼身体,以草帽及农具作为道具进行表演,形成了具有浓郁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的濮阳杂技。
“上至九十九,下到刚会走,人人玩杂技,都会露一手”也成为华龙区东北庄村、濮阳县娄昌湖村、清丰县梅庄村等杂技肇兴之地的真实写照。
濮阳东北庄与河北吴桥并称为中国杂技“南北两故里”,2007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不仅如此,濮阳还是当代杂技艺术重要创作地、人才培养地和杂技产业资源集散地,在世界各地都能见到濮阳的杂技演员。
濮阳市有全国规模最大的杂技专业院校——濮阳杂技艺术学校,最大的杂技专业剧院——水秀国际大剧院,最大的杂技产业园区——濮阳国际杂技文化产业园……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