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让城市更聪明更智慧

—— 我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工作综述

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在浙江考察时指出,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前景广阔。

近年来,我市始终高度重视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加强顶层设计,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坚持全市一盘棋理念,以公共服务大数据化为引领,统筹需求驱动、业务驱动和数据驱动,加快应用建设和数据共享,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推进数字政府、服务型政府建设,着力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和公共服务高效化。

势起风至,未来已来。

数字政府

基础框架初步形成

“线上业务不受疫情影响,办起来也很方便,深受群众欢迎。”11月14日,在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电子政务和数据资源管理科,专业技术人员夏天介绍,目前“i濮阳”APP注册数量已超过200万户,800余项政府服务事项可通过手机办理,其中不动产、新生入学和高龄津贴办理排在前三名。

依托大数据平台,打造“24小时不打烊的掌上政府”,是我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

实现政务数据互联互通,是政府治理实现公正高效的必需环境。2021年6月,市政府印发《濮阳市数字政府建设总体规划(2021—2025年)》,明确指出紧紧围绕数字政府建设目标,以利企便民为导向,以业务协同为主线,以数据治理为驱动,以提升基础设施能力为支撑,打造管理、业务、数据、技术“四位一体”的数字政府总体架构。

为加快推动数字政府建设,我市成立数字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该局承担着数字政府建设的统筹规划、组织推进、建设管理、标准规范制定等职责,谋划建立市大数据中心、市数字政府建设专家库、市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市大数据科技公司、市大数据研究院等,按照“局+中心+公司+研究院”模式,构建数字政府管理、建设、运维、发展新格局。

框架有了,如何推进实施最关键。我市先后制定下发《濮阳市关于加快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濮阳市“十四五”数字经济和信息化发展规划》《濮阳市数字经济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等文件,并谋划出台《濮阳市智慧城市建设运行绩效考核评估办法》,为推动数字经济建设、政务数据系统整合、跨部门数据共享等提供了制度保障。

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从政务服务、社会治理、科学决策和行政管理4个方面不断完善“一网通办”业务架构。截至目前,我市在国家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发布市级政务服务事项2057项、县级政务服务事项13077项,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办理率达100%、不见面审批率达95%,全市政务服务事项平均承诺时限压缩比达90%。

深入实施“宽带濮阳”战略,全市传输光缆达到7万公里,实现城区、乡镇、行政村、自然村光纤全覆盖,光纤用户数量突破50万户;全市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1516个,在全省率先实现乡镇以上区域、农村热点区域5G网络覆盖。

目前,我市数字政府基础框架已初步形成,正在加快建设:

10月底,我市谋划建设的总投资13.06亿元的市新型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提升项目,已完成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该项目总体架构为“1+1+1+1+16”,即1个市智能计算中心、1个数字技术科普基地、1个新型智慧城市“你我他”综合服务平台、1套技术基础底座和16个应用系统。

正在建设的投资约7.8亿元的市大数据中心,主楼已封顶,预计2023年投入使用。“大数据中心相当于我们的‘城市大脑’,新型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提升项目则是这个‘大脑’的框架支撑。待这些项目建成投用后,城市的大数据分析决策、指挥调度、监测预警、应急联动等功能将更加完善,为实现企业智慧生产和群众智慧生活提供更好支撑。”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副局长张桥峰表示。

智慧城市建设

为经济发展插上翅膀

占地600余亩、投资约50亿元的濮阳大数据智慧生态园,2017年被纳入河南省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首批18个大数据产业园,2021年入选河南省新兴产业链重点园区。目前,生态园已招引企业146家,年底前可入驻200家。

今年8月,在京东智能城市(濮阳)数字经济产业园8·18直播带货节暨本地生活团购节上,我市20余家知名企业参加活动,优惠券、商家直播、达人探店等多种营销方式轮番上阵,线上观看人数突破20万,受到参与企业和消费者的一致好评。

中原大化“5G无人机+AI”智能巡检项目,可对巡检区域进行全方位、无死角、全时态的数字视频实时预警;濮阳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研究院的人工智能血管显像仪,隔着衣服也能清晰看到血管分布情况;以清丰菌菇云控中心为代表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正构建行业新图景……

技术创新是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当前,我市以“1236”整体战略布局为引领,全面统筹创新转型、产业转型、空间转型、绿色转型、开放转型、治理转型,并以推进“四新”(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两能”(氢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为突破点,加快我市产业数字化步伐。

(下转第二版)

2022-11-17 本报记者 段利梅 通讯员 郭瑾萍 —— 我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工作综述 1 1 濮阳日报 c108118.html 1 让城市更聪明更智慧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