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南乐新闻

南乐打造 文旅融合发展“强引擎”

濮阳第一党支部纪念馆。

仓颉陵庙。

“以文旅文创发展新走向,走好以‘文’的元素‘化’发展新路。要抢抓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的重大历史机遇,学会善用经济思维抓文旅发展,聚焦短板发力,主动担当作为,努力开创文化旅游发展新局面。”南乐县文广旅体局局长李京芳如是说。

南乐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多元文化相互交融、竞相发展,孕育了灿若星辰的文明硕果,是仓颉、僧一行等名人故里,拥有享祀数千年的仓颉陵庙、被誉为“国学圣殿”的明代文庙、挺拔苍劲的千年唐槐、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现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3处、县级10处,非物质文化遗产224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9项、市级24项、县级190项。

以政策规划为引领,构建文旅融合新格局。按照“产业发展,规划先行”的原则,先后高标准编制了《南乐县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南乐文庙历史文化街区项目总体设计》《河南南乐文化保护与利用专项策划项目方案》《南乐县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等,实现了文化产业发展科学化、规范化。围绕全县文化旅游特色,打造“四区一带”发展格局:东部依托宋耿落汉墓群发展古墓遗址探秘汉文化体验区,中部依托文庙历史文化街区打造传统文化休闲区,西部依托仓颉文化打造展示中华民族精神图腾的上古殷商文化旅游区,北部南部依托林果基地打造农业采摘区,以马颊河沿线生态资源为依托,建设水润南乐旅游示范带。

以文体活动为载体,擦亮文旅融合新名片。突出南乐特色,着力打造“仓颉庙会”“胡萝卜节”“杏花节”“红枣节”“民舞大展演”等系列文化品牌,依托品牌带动效益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特别是每年正月举办的仓颉庙会,到仓颉陵庙会祭拜、游玩的省内外游客每天可达到5万人,带动经济效益4000万元。开展“过大年·唱大戏”、义写春联、“寻找村宝”、迎新春书画摄影展、“仓颉故里·醉美南乐”书画摄影大奖赛等系列文化活动,组织戏曲大赛、舞龙舞狮大赛、广场舞大赛、秧歌舞大赛、龙舟大赛等系列比赛,举办“公益大讲堂”、“教你一招”系列培训班、“艺术南乐”公益培训班等,极大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打造文旅融合新地标。实施仓颉文化旅游景区建设工程,不断丰富仓颉文化内涵,有力地将自然景观与景区文化完美结合,全新打造了景区的新特色、新看点,全面提升仓颉景区的人文魅力。高标准编制了《南乐文庙历史文化街区项目总体设计》,将南乐文庙按照清朝光绪年间的规模进行复原。抢抓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国家机遇,建设南乐县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在大力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同时提出城市生态公园建设目标,先后建成了马颊河湿地公园、一行公园、政和公园、东湖湿地公园等。投资兴建德善阁,完成了目连戏排演中心建设,实施红色古树小镇北张庄提升工程。

以创新升级为方向,激发文旅市场新活力。充分利用仓颉庙会、端午节龙舟大赛、西邵杏花节、古寺郎胡萝卜节等节会活动时机,开展文化产业品牌推介,不断创造新的“热点”和“亮点”。立足南乐县文化特点,开发南乐旅游专题宣传片、大运河保护传承专题片等多种宣传载体。利用微博、微信、知名网站、智慧景区等新媒体,开展多层次宣传,以点连线、以线带面,拓宽旅游业辐射半径。充分发挥5条精品旅游线路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串点带面作用,以精品旅游线路激活南乐文化资源,拓展文化产业发展空间,从而拉长文化产业链条,推进全域旅游建设,实现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美好愿景。贾晓广 李战强

2022-12-02 1 1 濮阳日报 c108968.html 1 南乐打造 文旅融合发展“强引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