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华龙区黄河路办事处京西社区核酸检测志愿者队伍中,有一个年轻的身影。她每天早晨5时起床,6时前就到社区报到,整个采样下来至少需要4个多小时。她就是市七中的教职工毛晓楠。
“她是个能吃苦有爱心的职工。”说起毛晓楠,市七中副校长李长贵竖起大拇指。
毛晓楠今年19岁,小时候因发烧打针造成两耳失聪,被鉴定为一级听力残疾。在家人的辛苦付出、市残联教师的辛勤语训和社会的关心关爱下,毛晓楠成长成才。她美丽善良,乐观开朗。在日常工作中,面对大家的请求,毛晓楠总是热情应允、有求必应,用勤劳和努力感染着身边的每个人。
今年5月,毛晓楠得知社区在招募抗疫志愿者,就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当时,社区负责同志考虑到她的身体情况婉言拒绝了。但毛晓楠强烈表示要加入志愿者队伍。她说:“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有家人的辛苦付出,更有国家和社会的大力帮助,让我深刻体会到社会的温暖。我要积极参加各项社会公益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来回报社会,为社会出份力。”社区负责人被她的行为深深打动,最终同意她的申请。就这样,毛晓楠成为黄河路办事处京西社区年龄最小的一名特殊志愿者。
从5月13日开始,毛晓楠多次在京西社区当志愿者,义务为居民做核酸检测6500余人次,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为了不上厕所,她早起不敢喝水,工作期间更是滴水不沾,防护服内汗湿衣衫。每次回到家,看着浑身湿透的毛晓楠,家人既担心又心疼。毛晓楠却笑着说:“疫情不走,我不离岗。”第二天她又早早地赶往社区报到。
翟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