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站在民族复兴和百年变局的制高点,科学谋划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是做好财政各项工作的根本遵循。”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方业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最关键的就是落到具体工作上。
精细化做好2023年预算编制工作。全面对标对表党的二十大报告新部署、新要求,科学分析研判财政经济形势,紧密结合市委八次党代会精神和濮阳“十四五”规划,集中财力强化对重大战略、重点产业保障,支持高质量发展;继续深化零基预算改革,打破支出固化格局,所有预算支出均以零为基点,以市委、市政府重大部署为导向,以可用财力为基础,根据资金实际需求、项目轻重缓急、绩效评价情况等统筹核定。建立健全常态化长效机制,突出保障重点,优先足额将“三保”资金纳入预算保障,积极防范化解债务风险,结合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把绩效作为预算安排的起点和落脚点,确保资金使用精准有效。
依法强化收支管理。实事求是看待收入增速变化,防止竭泽而渔,促进财政与经济良性互动、健康发展。深入推进综合治税,加强财税联动,分析研判和涉税信息共享,针对征管漏洞和薄弱环节,深入挖掘增收潜力,严格规范非税收入征管,杜绝“跑冒滴漏”,配合做好经济适用房政策性退出上市补缴差价资金的征收,确保“颗粒归仓”;配合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做好土地出让工作,增加土地收入,壮大财政实力。优化支出结构,强化预算约束,严控一般性支出,压减低效无效资金,做好重点领域保障。
积极拓宽资金筹措渠道。立足濮阳市情和资源禀赋,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等国家战略,吃透政策、精心研判,抢抓机遇、精准对接,最大限度争取上级转移支付和财政各类专项资金;持续加大政府债券争取力度,加强项目谋划包装和业务指导,争取更多项目和额度进入财政库,持续做大财政“蛋糕”。
支持产业转型高质量发展。财政部门将支持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谋划设立产业引导基金,优先支持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氢能、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崛起,(下转第二版)
本报记者 侯科建 通讯员 葛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