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濮阳县海通乡坚持共建共治共享方向,以“三零”创建和“三诊”工作法为抓手,发挥“五治”作用,化解“五大风险”,进一步健全治理体制、完善工作布局、创新治理方式,切实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系统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探索出富有海通特色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之路。
坚持党建引领,完善社会治理体制。该乡紧盯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重点任务,坚持把党建引领贯穿始终,凝聚工作合力,成立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任常务副组长的领导小组。乡直10余个成员单位积极响应,先后6次召开党政班子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市域社会治理相关工作,先后制订并实施《海通乡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等工作办法,细化台账、厘清权责,强化督导考核,将各项创建工作进一步压实责任、查漏补缺,迅速提升创建工作成效。
坚持服务大局,扎实做好维稳安保。该乡以筑牢政治忠诚根基为主线,确保政治方向正确,坚守政治安全底线,统筹信访稳定战线,紧盯风险隐患,严格落实“四定四包”要求,扎实有效开展稳控工作。截至目前,海通乡所有特殊利益群体大体稳定,未发生相关群体案事件。积极组织开展全乡大摸底大排查行动,并持续做好反邪教宣传教育工作。开展社会治安大清查行动,清查各类场所16家次,发现并整改问题5个,切实维护了社会治安大局持续稳定。积极推进“三零”创建工作,全面梳理“三零”创建主体,对创建主体实行分级管理、动态管控,紧盯问题分析研判,制订一案一策整改措施,达标率80%。
坚持底线思维,大力开展打防管控。该乡切实巩固“六防六促”专项行动成效。截至目前,全乡已走访群众8366户,排查出矛盾纠纷26件,化解26件。创新“一心两员三所+多元化解决纠纷”机制,实现隐患排查和矛盾化解“双提升”,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命案发生。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迅速调整扫黑除恶斗争领导小组,大力开展《反有组织犯罪法》宣传活动,积极营造人人关心、人人参与扫黑除恶的良好氛围。截至目前,全乡共发放宣传页1万余份,解答群众咨询300余人次。集中开展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和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成立专项行动领导小组,明确各单位职责分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广泛发动群众,畅通举报线索,共开展重点区域宣传10余次,张贴反诈宣传海报500余张,发放宣传彩页1万余份。有效整合资源,形成网格化管理格局。依托综治中心,通过微信、“学习强国”学习平台、钉钉等媒介,把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相结合,构建“党委、党组织、基层党员”的治理体系,搭建群众参与网络平台,形成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自治生动局面。目前,全乡专职网格员配备率达100%。
坚持以民为本,深入开展社会治理。该乡加大平安建设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投资80余万元,高标准打造集司法所、便民服务中心、综治中心为一体的综治大院,实现一个中心对外、一个窗口受理、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实现了让老百姓办事“最多跑一次”目标。投资40万元建设村级综治工作中心,高标准配备了办公设施,提供了优越的办公环境。投资21万元,建设村级监控平台47个,新加装高清智能化摄像头282个,将治安防控从“平面”向“立体”延伸。全面深化群众精神文明建设,在47个村设立文明实践站,持续开展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及文体活动,开展“好媳妇、好公婆”“好乡贤”“优秀保洁员”评选活动,举办孝老敬老饺子宴,开展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营造了良好乡风。切实践行为民服务,切实发挥村内红白理事会作用,遏制婚丧嫁娶铺张浪费、破除封建迷信和陈规陋习,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发展和壮大群防群治队伍,成立平安志愿者分会,组织志愿者进村、进社区、进校园,大力开展未成年人防溺水、保护未成年人等宣传教育活动,打响“平安志愿服务”品牌。常态化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各领域工作依法有序开展。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全乡安全发展底线守得更牢。
(李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