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社区治理绽放幸福之花

—— 华龙区创建『共建共享星』工作纪实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加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华龙区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以“五星”支部创建为契机,将城市社区治理作为“书记工程”,创新实施城市社区治理工程,打造有力度、有厚度、有温度的党建引领城市社区治理“华龙模式”。

华龙区建立区、街道、社区“三级书记抓治理”的组织领导体系,开展“红心物业”创建行动;推动859名机关人员下沉社区,选派336名法官、检察官、警官兼任社区法治副主任,168名纪检干部兼任社区廉情联络员,109名律师担任社区法律顾问,组织“两代表一委员”到社区报到;设置区级养老服务中心1家、街道级养老中心10家、乡镇敬老院2家、医养结合养老机构4家、民办养老机构7家、日间照料中心148个,积极创建“五星”支部……

放眼华龙区,“五星”支部创建工作正以“星”火燎原之势在广大农村和城市社区全面铺开。

聚焦养老

服务设施体系逐步完善

近年来,华龙区积极探索体系化支撑、网络化推进、智慧化联动的养老服务模式,全力推动居家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把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着力点。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华龙区孟轲乡玉兰花园小区的日间照料中心,看到老人们围坐一起,在护工的带领下做保健操。他们跟随音乐的节奏拍手活动,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不远处,棋牌、阅读等区域也有老人活动的身影。

“社区打造日间照料中心,为老人提供休闲娱乐、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等一体化服务,解决了他们吃饭住宿、健康护理、文体娱乐等需求。联合市油田总医院对小区中老年居民开展脑卒中筛查,保障他们的身体健康。成立16支文艺团队,定期举办文体活动,丰富居民业余生活,促进社区共建共享。” 华龙区孟轲乡玉兰社区党总支书记张利霞说道。

华龙区中原路街道办事处先后建立了街道养老综合服务中心、干城社区养老综合服务中心,并将所有养老机构一体化管理,采取“以大带小”、资源共享连锁运营模式,共享后勤、管理、专技人员等资源,降低运营成本,充分发挥养老机构的支撑作用,有效支持社区养老运营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街道所辖13个社区均高标准打造了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配备了休息室、理发室、餐厅、医疗保健室、康复训练室、心理疏导室、阅览室、网络室和多功能活动室等。日间照料中心根据社区老年人需求和身体状况,提供护理陪伴、代购代买、家政等服务,受到老年人的欢迎和认可,使他们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正如歌中所唱,华龙区孟轲乡世纪景苑社区各民族群众和睦相处、友好互助,处处绽放着“民族一家亲”的团结之花。

走进世纪景苑社区打造的民族团结主题公园,游园的小道上一块块写有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标语、民族小故事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展牌随处可见。居民大部分是中原油田退休职工,他们来自天南海北、不同民族。目前,在该社区生活、居住、就业的,就有回族、满族、土家族、蒙古族等10个民族。该社区精心整合资源,积极探索特色服务模式,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打造了华龙区首个以各民族“交流”“融合”“共享”为主题的“红石榴家园”服务站。目前,“红石榴家园”已成为大家放松休闲、学习提升的好去处,营造了“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环境,促进了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华龙区按照“党政主导、街道主办、社会参与、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逐步构建了梯次联动、布局均衡、适应需求、服务便利的区、街道、社区三级养老服务体系,并通过以大带小、以点带面,城区基本实现“一刻钟”养老服务圈。

聚焦智慧养老

社区保障坚实有力

华龙区依照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的模式,积极探索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社会化运营,依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社会组织签约,利用社会组织的专业人才为老年人提供专业服务。全面提升全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的水平和质量。华龙区民政局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宋丽萍志愿服务队开展“公益助老一家亲”模式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与此同时,依托“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持续推进养老服务人才职业技能培训。

在华龙区滨河社区居住的李大娘,上下楼不方便,中午时分通过社区助餐服务,足不出户就吃到了可口的饭菜。这是华龙区充分利用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随时随地全方位服务居民的一个缩影。

(下转第二版)

2023-01-12 本报记者 杜鹏 通讯员 梁相恩 —— 华龙区创建『共建共享星』工作纪实 1 1 濮阳日报 c110520.html 1 社区治理绽放幸福之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