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让社区成为共建共享的幸福家园

本报评论员

社区是服务群众的第一窗口,直接影响民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强化社区为民、便民、安民功能,做到居民有需求、社区有服务,让社区成为居民最放心、最安心的港湾。”当前,以“五星”支部创建为载体,坚持依靠居民群众建设社区、管理社区,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建设共建共享社区活动正在华龙区蓬勃展开。这是坚持群众主体地位,广泛发动群众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这是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的重要载体,是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的实践路径。

“共建共享”四个字,承载着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最现实、最复杂的难题。共建和共享,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共建是共享的前提和基础,共享是共建的结果和归宿。参与共建的人越多,共享的成果就越大;共享成果的人越多,参与共建的积极性就越高。因此,共建与共享、共享与共建,是创建“五星”支部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

当前,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趋向多样化和多层次,社区治理工作也面临一些新问题新挑战,比如老旧小区改造、居民养老托幼需求等,如何更加及时、精准回应群众的新需求、新期待?这就需要我们以党建促进社建,搭好服务平台,完善治理结构,推动实现社区治理、社会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让社区成为共建共享的幸福家园。

让社区成为共建共享的幸福家园,每一个社区居民的需求都值得被重视、被满足。一切为了群众,紧紧依靠群众,把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植根基层,真正让群众成为社区治理的参与者、受益者、评判者,社区治理就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源泉。我们要进一步加快小区硬件建设,织密基层组织体系,推进社区民主管理,应建尽建、早建快建小区业主委员会,推进物业服务全覆盖,推进小区环境“微治理”,推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满足社区多元主体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推动共建共享格局良好发展。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居民大部分时间在社区度过,社区是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关键载体。我们要高标准高质量推进“五星”支部创建工作,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打造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凝聚起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合力,在办好一件件老百姓操心事、烦心事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3-01-12 本报评论员 1 1 濮阳日报 c110523.html 1 让社区成为共建共享的幸福家园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