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强化项目建设
加速项目签约
聚焦主导产业,绘制产业链全景图、产业链招商图谱、项目招引目标表等“两图一表”,指导全市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绘制优势产业招商图谱,明确精准招商路径,变“地毯式招商”为“地图式招商”。创新建立谋划项目、在谈项目、签约促开工台账“三库”,每月更新,每季发布,实现高起点谋划项目、高标准推进项目、高质量落实项目,促进谋划项目早洽谈、洽谈项目早签约、签约项目早开工。
2022年,全市共入库谋划招商项目617个,入库在谈招商项目624个,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16个,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3个、100亿元以上项目4个,创历史最好水平。狠抓“三个一批”签约活动提质增效,超前谋划,筛选比优,每季度拿出一批“精品”招商项目在活动中签约,确保做到梯次接续、压茬推进,提高活动成效。全年共组织开展4期“三个一批”签约活动,累计签约项目103个,总投资额1263.3亿元,居全省各省辖市前列。
创新招商方式
提升招商实效
创新网络招商。疫情防控期间,积极探索灵活有效的招商方式,充分利用招商云平台、视频会议、网络连线等手段,采用“云”招商新模式,由“面对面”招商变成“屏对屏”交流。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每周轮流开展一次“云”招商,先后与中建科集团、北京全科盟、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嘉宝莉集团、韩国ABC、浙江大华股份、埃夫特智能装备股份、珺尚集团等洽谈项目,推进合作。市政府与雄安科融环境股份线上签约科融新能源科技国际产业园项目。据统计,全年我市累计开展网络招商共685批次,真正做到了沟通“不中断”、招商“不掉线”。
实施顾问招商。为40名产业招商专班技术专家颁发“招商顾问”聘书,聘请中国社会经济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单恒伟为“招商顾问”,聘请国际氢能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教授毛宗强,以及同济大学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主任章桐、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程寒松等多位国内外知名专家为氢能产业发展顾问,广泛开展产业与招商咨询合作,广开项目招引渠道。
创新基金招商。发挥产业基金的引导促进作用,新设立濮阳龙城氢能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农开裕兴聚碳产业基金、濮阳新兴产业投资基金、豫信(濮阳)产业发展股权投资基金等4只产业基金,总规模达263亿元;与建设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人寿保险、人寿财险、前海基金、中原证券等分别签约战略支持超650亿元的金融合作项目;实施以投促引,灵活采用股权投资、基金支持、多倍返投等方式,吸引广东宝乐、深圳优必选等一批优质产业项目相继落地。
搭载招商平台
激发发展动能
区域专题招商与产业专题招商相结合,先后“走出去”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发达区域举办精准招商对接活动,务实参加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兰州投洽会、东盟博览会、进口博览会、西部投洽会等国家级重点活动,对接了一批重点企业。聚焦产业发展,“请进来”举办中国氢能产业发展(濮阳)峰会、亚太国际涂料产业发展大会、广东涂料产业发展(濮阳)大会、张姓文化节经贸活动、中国清丰实木家具博览会等专题招商对接活动,吸引了国内顶尖专家、行业龙头企业来濮参会考察,成功签约了一批高质量项目,充分提高了招商活动质效,打造了精品招商品牌。
严格督导考核
狠抓项目开工
落实周动态、月通报、季考评、年终总评等工作制度,定期晾晒招商成绩单。重点围绕项目履约率、开工率、资金到位率等高质量考评指标,开展考核、打分、排名,推动招商工作见行见效。全力做好统筹协调,持续跟进签约项目,对已履约项目明确开工时间节点、以节点任务倒逼项目进度。盯紧关键问题,形成问题清单,建立化解台账,限时办结,推动项目快开多开、应开尽开。加强签约项目的动态监测和日常调度,将进度缓慢项目,纳入全市能力作风建设周调度会交办事项和“大比武·打擂台”活动,每周交办、压茬推进,把狠抓签约项目落地开工作为“招商引资突破年”活动的重要环节。
夯实招商基础
打造“招商铁军”
围绕产业结构升级,修订编制《濮阳投资指南》宣传册,高质量制作《风起濮上正年华》宣传片,改版升级“投资濮阳”微信公众号,多渠道、全方位、深层次促进招商工作更好开展,营造浓厚招商氛围。着眼打造高水平招商人才队伍,先后组织开展,举办招商项目要素保障政策暨招商实务培训、招商项目代办暨投资与项目管理知识培训等专题培训,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招商铁军”。
新使命催人奋进,新征程任重道远。2023年,市商务局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用最清醒的头脑分析形势,用最前瞻的眼光寻找机遇,用最充分的准备迎接挑战,聚焦制造业项目招引,以大抓发展、善抓发展的决心和意志再掀全市招商引资热潮,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