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袁冰洁 通讯员 刘新霞) 记者2月15日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去年以来,该局紧盯市场主体和企业生存、复工复产、发展壮大中的堵点、痛点、难点,坚持落实惠企纾困、深化放权赋能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万人助万企”活动取得显著效果。目前,全市实有市场主体34.38万户,圆满完成市政府确定的30万户目标任务,为我市经济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释放了满满活力。
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推进企业登记便利化改革和“证照分离”改革,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为契机,着眼市场准入、准营和退出全链条攻坚,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在市场准入方面,致力打造“企业开办+N项服务”升级版,探索“一窗办理、一日办结、全部免费”的企业开办新模式。起草《濮阳市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实施方案》,积极落实惠民政策,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率先在全国创新推行“一码集成”改革,颁发“一码集成”营业执照8048张,市场主体通过承诺准营端口办理许可事项306户。市政府印发《全市全面推行“一码集成”改革实施方案》,在全市13个部门分批次稳步推进改革,切实解决“办照容易办证难”问题,实现了提速增效、现场办结、办事不求人,营造了稳定、公平、宽松、便捷的准入环境。将简易注销的适用范围拓展至未开业或无债权债务的市场主体,公示时间由45天压缩为20天,落实简易注销登记容错机制,市场主体补正材料后即可申请简易注销,无须重新公示,让市场主体退出更便捷。截至目前,全市注销市场主体22344户。
突出抓好放权赋能改革,充分激发企业活力。自2022年1月1日起,将市场监管涉及的15项管理权限全部下放,着力破解“放不下”“接不住”“用不好”难题,进一步优化了营商环境、激发了企业活力、促进了企业发展。
加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服务力度。举办濮阳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专题线上培训班,积极开展知识产权培训。深入解读政策,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讲解惠企纾困政策,全面帮助企业破解发展瓶颈。 与市工信局联合开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专项行动,围绕“三大三专四新”重点产业,通过六项具体举措,解决企业发展中的知识产权瓶颈问题,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助力企业做大做强。
实行“一对一”“点对点”精准帮扶。充分利用与金融机构开展的战略合作,建立银企对接机制,协调金融机构给予企业信贷支持,广开融资渠道。充分利用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服务平台和百万企业全面质量管理培训平台,组织质量管理体系能力提升培训等,为企业免费提供培训和质量专家答疑服务,提升企业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