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下午,新一期“政协大讲堂”如期举办。市政协常委、市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左庆选,以《后疫情时代的健康管理》为题,为政协委员上了一堂精彩的健康课。类似的公益健康课,左庆选还在我市多家单位开讲过。多年来,左庆选牢记从医初心,践行医生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在守护人民健康、推广普及中医的同时,用行动诠释了何为“大医精诚”。
精诚治学
1993年的元宵节,一个乍暖还寒的日子,正备战高考的左庆选感冒了,持续高烧不退。不想让他过多使用抗生素的父母,请来中医为他把脉开方,几碗苦水喝下,烧退了,人也更精神了。促使左庆选喝下苦水的动力,来自处方签上印着的四个字——“大医精诚”!
退烧当天,左庆选就不顾母亲劝阻,跑到县图书馆查找“大医精诚”的出处。得知此成语出自唐朝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第一卷,该著作是浩瀚医学经典中论述医德的最早文献。大师在这里首次提出医德的两个要素:第一是精,指出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要求医者要有精湛的医术,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第二是诚,强调医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以“见彼苦恼,若己有之”的感同身受,策发“大慈恻隐”之心,进而立誓“普救含灵之苦”,且不得“自逞俊快,邀射名誉”“恃己所长,经略财物”……
“大医精诚”这4个字,引导左庆选选择了中医,并顺利考入河南中医药大学,从此他与中医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深信,“大医精诚”首先要精于治学,便俯下身子,埋头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和中药知识。他对中药名字的兴趣,缘于查找“大医精诚”出处时,无意中发现的南宋大词人辛弃疾以中药名填写的满庭芳:“云母屏开,珍珠帘闭,防风吹散沉香。离情抑郁,金缕织流黄。柏影桂枝相映,从容起、弄水银塘。连翘首,掠过半夏,凉透薄荷裳。”他虽然不懂诗词,但这首由25个药名表达抗金前线热血男儿思绪的“情书”,让他一下子爱上了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
大学5年,左庆选不仅通读了《黄帝内经》《伤寒论》《本草纲目》《神农本草经》,还通过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感悟中西医结合的重要意义;通过胡希恕的《伤寒论讲座》,思考扶阳理论的内在逻辑;通过刘方柏的《重急奇顽症医案》,效法解构与重构的思想方法。同时涉猎王三虎的《抗癌经验》等大量现代经典医著,夯实自身的中医药理论功底。
精诚治人
实际上,在整个大学期间,左庆选一直对中医药的治疗效果半信半疑。真正让他感受中医药神奇的,是他毕业后的再次重感冒。当吃了几种西药都没有明显好转时,他才想到自己是地地道道的中医药大学生啊,为啥不试试中药呢?
于是,他头一回根据所学知识,为自己开了几副中药。没想到迁延多日的病毒性感冒顺利痊愈了。于是,他把中药的机理与西药反复进行比对,确信中药治病尤其是对疑难杂症具有独特的优势。自此,左庆选对中医药的作用深信不疑。后来,他把中西医的区别通俗地概括为:西医治病,通常是“头痛治头脚痛治脚”;中医治病,是通过“三因制宜”、辨证施治,成为各种疑难杂症的克星。
他有位亲戚因10年前隆冬受寒,导致左下肢疼痛,行走困难。跑了多家医院治疗也不见效果。听说左庆选刚从中医药大学毕业,便专程上门找他看病。左庆选根据这位亲戚的症状及脉象,运用自己所学的中医药知识,大胆开出7天的汤药。亲戚服用后,10年沉疴明显好转。这让他和作为患者的亲戚喜出望外。此后,便有不少病人前来找他看病。
为了进一步验证“西医治病、中医治人”的理念,提高自己的医学专业能力,2003年,左庆选毅然参加了当年的研究生考试,并顺利返回母校,师从国家名中医马云枝教授。3年的学习深造,他的中医理论知识进一步丰富。同时,他选修了西医基础知识,让自己的医疗眼界更加开阔。
多年的临床实践,不但让左庆选对中医药疗效“信入骨髓”,也让中医药事业成为他的挚爱。研究生毕业后,左庆选入职濮阳市人民医院中医科。当他摩拳擦掌,准备大展拳脚时,却发现到综合性医院看中医的寥寥无几,公众多习惯首选西医。通常是看过几次西医无效后,患者才想到来中医科“试试看”,或者是疑难杂症患者,在找不到合适的西医时才想到找中医。这让左庆选意识到“中国中医任重而道远”,中医科医生必须有辨证施治的真功夫,真能做到“一剂知,两剂已”,才能更多、更及时地造福众生。
在治愈多起疑难病例后,左庆选越发坚信自己“中医治人”的辩证法,越发不囿于条条框框,敢于破典用药。诊疗中,有一名肺癌患者,手术切除肿瘤两年后出现脑转移。经放化疗加伽马刀切除脑肿瘤半年后,再次出现脑转移,并伴有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须经常用甘露醇降颅压止痛。万般无奈中,患者想到了中医,便找到了左庆选。左庆选通过辨证论治,使患者的头疼症状于7天后消失,经头颅磁共振检查确认病灶缩小。患者此后坚持口服中药10年,实现临床痊愈。左庆选撰写的《生硫磺治疗脑肿瘤体会》一文发表后,获得业内广泛认可。
2021,左庆选获濮阳市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称号。同年,他参加河南省中医药岗位技能竞赛,获得一等奖,并被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和总工会授予“河南省中医药岗位技术标兵”荣誉称号。
精诚治己
左庆选的门诊越来越忙,获得的荣誉越来越多,但他却越发自律。
左庆选的生活是8小时内忙患者,8小时外依然忙患者,有时还要分身参加一些社会活动。除此之外,陪伴他的几乎就是医书。他夜以继日地进行着中西医结合治疗疑难杂症、重症的艰难探索。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起初,中西医都对此手足无措,各种假说、揣测甚嚣尘上,人人谈之色变。左庆选经过认真钻研,高度认可国家中医药机构关于本病“主要缘于寒湿,属于‘温病’”的基本判断。成为市级新冠肺炎救治专家组成员后,他运用清肺排毒等方剂,成功救治了多名确诊患者。有一名刚分娩不久的妇女,经中西医结合治疗3个月,核酸检测反复呈阳性,请求他会诊。左庆选针对患者一系列症状,诊断其为阳虚兼湿邪,按“三因制宜”的思路,用附子汤加减治疗。一个月后,患者病情痊愈,核酸检测转阴。
2021年7月18日,左庆选接到市人民医院一名护士的电话,告之其远在南非的亲戚感染新冠肺炎,希望得到国内专家的救助。他立即通过电话详细了解患者病情,初步认定其为寒邪袭肺伴有湿邪。得知南非当地有中草药后,便建议患者服用麻黄汤加薏苡仁、广藿香祛湿。第10天,患者打来电话告之其核酸检测转阴,但仍胸闷、咳嗽、血氧饱和度低。左庆选遂给予小青龙汤加减治疗,使患者痊愈。
经过20多年的理论钻研与临床实践,左庆选对中医药由疑惑到坚信、由盲目喜爱到深刻洞察,倾情演绎着“大医精诚”的精彩人生。
本报记者 袁冰洁 通讯员 郑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