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我都被一种繁杂的情绪所困扰,以至于生活过得一团糟。究其原因,就是我酷爱囤积物品造成的。
日常生活中,我没有安全感。所有物品都要提前储备好,以备不时之需。如果不这样做,内心就会惴惴不安。于是,家里堆满了各种各样的物品,连下脚地儿都没有了。
吃的:粮食一买一大堆,经年也吃不完;蔬果一买一大堆,从新鲜放到不新鲜;零食一买一大堆,还没等想起来吃,就过了保质期。
穿的:各种外衣、内衣,长衫、短褂,裙装、裤装,西服、旗袍,一应俱全。样式觉得好看的,不同颜色各来一套,直到衣柜再也塞不下,堆到令人发指的地步。
用的:实用好看的,不实用好看的,不好看实用的,常用的不常用的,眼前没用但以后可能有用的……各种物品,统统搜罗来,囤满我的小屋。
…… ……
于是,温馨的小屋变成了一个大仓库。到处都是东西,各种各样的东西,横七竖八,层层堆叠。那些精美的、奇特的、给生活带来各种便利的物品,就这样被掩盖埋没了,非但不再发光发亮,反而有碍观瞻,甚至碍手碍脚。
由于东西太多,我想吃的东西找不着,想穿的衣服找不着,想用的物品找不着。记忆中,家里是有这个东西的,一定有,但就是找不着。我费力地搬来搬去,找来找去,一无所获。我绝望而悲哀地发现,我所囤积的这些物品不再是宝贝,已经与废品无异,没有任何用处,却占用我的空间,浪费我的时间,影响我的心情,扰乱我的生活。
改变!必须改变!
我开启了大整理模式。一个个、一件件,一捆捆、一箱箱,左挪右移,上放下塞,忙活半天,却发现做了无用功,物品只是换了一个地方继续乱而已。
我失败了,我放弃了。不是我的错,是东西太多的错。似乎也不是东西太多的错,而是房子太小的错。于是,我把一切的混乱归责于房子太小,然后就心安理得让一切继续乱下去。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突然有一天,我顿悟了。
“顿悟”是个很玄的词语,多年没有明白的道理突然明白了。很偶然的一个机会,我看到了一本叫《断舍离》的书,它解决了我一直以来的困惑。断是指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是指舍弃多余的废物,离是指脱离对物品的执念。书上说,断、舍、离的主角并不是物品,而是自己。
我最应该解决的是自己的心态,让自己的心强大起来,不靠囤积物品来给自己安全感。首先,拒绝非必需品进入我的生活。其次,在阻断源头的基础上,或赠或捐或扔掉那些对我来说意义不大但在别的地方可能会继续发光发热的物品。最后,脱离执念,让东西离开自己,不要舍不得,就随它去吧。
解决完心态的问题,大清理就不是问题了。从现在开始做起,我相信生活会有改观。
生活中的小事总是蕴含着大智慧。从清理物品联想到人生:拿起该拿起的,放下该放下的,舍去该舍去的。引用作家张德芬的话说,想要幸福,我们需要先放下对幸福的执念,具体有三步:断,停止负面的思考模式;舍,顺从自己的心,割舍既有;离,松开多就是好的念头。
最后祝自己,不但能整理房间,更能整理自己的人生,从此过上简约而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