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我市绘就今年氢能产业发展“作战图”

本报讯 (记者 刘阳) 今年是郑汴洛濮氢走廊建设的重要一年,也是我市氢能产业提质增效、蓄势跃升,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为深入贯彻落实换道领跑战略,构建良好氢能产业生态,加快推进中原油城向中原氢城转变,近日,我市制定《2023 年濮阳市氢能产业发展工作要点》(以下简称《要点》),明确了2023年全市氢能产业发展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

《要点》指出,我市将抢抓郑汴洛濮氢走廊建设机遇,围绕打造“一中心、四基地、多场景”氢能产业发展格局,统筹上游制氢、中游储运、下游装备制造等产业,完善“制储运用研”全产业链条,加快建设国内领先的氢能装备产业集群,打造特色化、多元化示范应用基地。计划到2023年底,集聚10家以上氢能产业链装备制造企业,新推广各类氢燃料电池汽车200辆,新建成加氢站4座,开通氢燃料电池汽车公交线路4条,初步形成制氢、氢气瓶及加注机、电堆及关键零部件、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专用车制造等相对完整的氢能产业链条;力争全年完成投资30亿元以上。

《要点》谋划提出了6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一是建设氢能供给基地。实施中氢能源实业氢气纯化综合利用、中原石化PSA装置提质改造及供氢中心等5个项目,持续增加工业副产氢和“蓝氢”产能。扩大可再生能源发电制氢规模,推进中原油田兆瓦级质子膜电解水制氢项目达产达效,启动二期项目前期工作,积极开展富裕谷电制氢,试点开展生物质制氢,打造郑汴洛濮氢走廊绿氢生产基地。发展长管拖车输氢等多元化氢气运输方式,推广各类氢气运输车辆30辆左右,构建氢气综合运输网络体系。

二是打造现代产业集群。做大做强氢燃料电池系统,建成河南国鸿年产5000套电堆生产线、风氢扬生产研发基地一期、上海攀业中小功率燃料电池电堆及系统等项目。提升氢能装备制造能力,推进海林特种装备等本土企业向氢气储运领域转型发展,引进质子膜电解水制氢、高压气态储氢、压缩机、高压智能阀门等装备制造企业。发展氢燃料电池整车产业,做大做强中原总机、中原特车、路科威等骨干企业,推动河南国鸿与郑州宇通开展战略合作,共同开拓市场。(下转第三版)

2023-03-21 1 1 濮阳日报 c114331.html 1 我市绘就今年氢能产业发展“作战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