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是一件大事,也可以是一件小事。
记得小时候,村子里有一家要饭的。他们一家的日子全靠在村里乞讨、捡破烂维持生计。
要饭的主力,是那一家人的母亲。她衣衫褴褛,蓬头垢面,人见人躲,还有一群爱闹的孩子围着她嘲笑,就算她的孩子见了,也是远远地望着,并不会为她解围。
每逢过节,她挨家挨户地要饭。有些人,听见是她的声音在喊门,就装聋作哑,仿佛家里没人似的,并不理会那嘶哑又无助的乞讨。然而,当她要饭要到我家的时候,母亲甚是热情:听见敲门声,一边大声应和着,一边脚不沾地地去给她开门,把她迎到里屋,打开橱柜给她几个白馒头,舀满满一大瓢白面,还把我们姐弟不穿的衣服包裹起来塞给她。看到她来到我们家里,我心里甚是嫌弃,嫌弃她身上那股味道,更嫌弃她弄脏了我们家的屋子,但也不敢违抗母亲的命令。
好不容易她走了,母亲知道我心里不满,便安慰我说:“人这一辈子,多行善,便会有福报。”
当时,我听得懵懵懂懂,后才知道母亲这句话大有来头,原句是出自《易传·文言传·坤文言》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母亲不光救济村里要饭的,还救济外来的乞丐。只要有人乞讨上门,母亲无一例外都把家里的饭食、衣服拿给人家。碰到外地的,母亲会多了解一下,问他们来自哪,家里有没有孩子。有时听完他们的介绍,实在是觉得太可怜,母亲就把家里的粮食打包半袋送给他们。母亲的乐善好施,我们姐弟几个耳濡目染,碰到母亲不在家的时候,如果有乞丐敲门,我们也会把吃的、穿的准备几样送给他们。
母亲说:“救急不救穷,我们帮助的也仅仅是眼前的几顿饭,能不能把日子过下去,还得靠他们自己。但是,人家都上门求助了,咱们也不能拒之门外,把眼前的难关帮他们渡过去,我们自己心里也会得到安宁。”
话虽这样说,母亲还是牵挂着身边的穷人。本来,人家缺吃少穿的时候会上门要饭,可是母亲消息灵通得很,听说人家缸里没有了米,老人生了病,孩子没了衣穿,她就上门送去。有时候,母亲还叫上大娘婶子,拿着家里的食物衣服结队送温暖。家里聚餐,院里的人摆席,没怎么动的食物,母亲等人都会给她家打包好留着。
一个热心肠,几个热心肠,到整个家族的乐善好施,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家风。而今,我们离开村子十余年,母亲每次回去,还会问她的消息,给她捎带东西。直到去年,母亲回来告诉我们,那个人去世了,活到75岁。
作为子女的我们,母亲的言传身教,形成了一种无形的慈善力量,种下了一颗慈善的种子。看到路边的大熊猫爱心衣物回收箱,看到一座座爱心捐赠亭,我们都会走近瞧一瞧,仔细阅读捐赠说明,或听取志愿者的介绍,回到家里打包衣物,仔细分类。我们知道,送出去的不只是爱心,还有灵魂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