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莹
在2022年5月召开的第九次全国信访工作会议上,市信访局被表彰为“全国信访系统先进集体”,是河南省获此殊荣的唯一一个省辖市信访局。
在这个富有战斗力的光荣团队中,有这样一位热情干练、敬业奉献的优秀女代表——市信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周瑞敏。她以巾帼不让须眉的担当诠释了“人民信访为人民”的初心使命,曾先后被评为“河南省信访工作成绩突出先进个人”“党的二十大期间全省信访稳定工作先进个人”“2022年度濮阳市新时代担当作为好干部”。
一线接访 为民解难
位于市城区振兴中路的市人民来访接待中心,作为我市信访工作的第一道窗口,每天来访的群众形形色色,环境熙熙攘攘。信访干部每天面对的是带着怨气来上访的人,听的是难听的话,办的是难办的事,这就要求信访干部不仅要有情怀,更要有“温度”。
在接访时,周瑞敏总是将心比心、换位思考,通过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让座、一杯热茶暖心,以女干部的温和细致让来访群众平复激动的情绪、厘清问题的头绪。
2021年市城区大力推进电(机)动三轮四轮车专项整治,有效改善了交通秩序。11月初的一天,一位下肢残疾、曾经戍守海岛28年的退伍军人杨大叔来市里上访。他平常出行全靠一辆电动助力车,有一张中央军委颁发的伤残军人证,但是没有地方政府发放的残疾人证,导致无法直接办理电动车牌照。当时,正巧杨大叔腰椎病复发,需要每天往返医院做物理治疗,一旦三轮车被查扣就会影响出行和治疗。情况反映到相关部门后,由于集中整治期间工作量太大,杨大叔的问题未能及时解决,老人只好求助于信访部门。面对心急如焚的杨大叔,周瑞敏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真情倾听老人诉说,并连夜协调相关单位,决定特事特办、简化程序。几天后,杨大叔拿着新办理的残疾人证,开着装上牌照的电动助力车,到市人民来访接待中心表示感谢。
周瑞敏深知,信访是送上门的群众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一头是组织的重托,一头是群众的期盼,必须时刻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件件刻不容缓”的态度来对待,只要群众诉求有百分之一的合理性,就要以百分之百的努力去解决。
2021年12月,我市某老旧小区业主集资新建供热管道,就在工程即将竣工的时候遇到了秋冬季重污染天气管控,导致工程停工。天气渐渐寒冷,居民们对供暖的需求日益迫切。接访后,周瑞敏马上向环保部门咨询政策,然后协调城管、热力等部门及辖区政府提交情况说明和施工申请,按照民生急需工程向辖区控尘办进行了申报。(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