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以务实创新诠释使命担当

——记“新时代担当作为好干部”提名奖获得者李世敏

本报记者 王莹

科学精准划定“三区三线”,加快构建濮濮清同城化格局;加强市城区建筑风貌和规划管控;推行“标准地+承诺制”实现“拿地即开工”;处置化解不动产办证类问题楼盘34个……

3月21日,记者走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提起2022年的主要特色和亮点工作,党员干部普遍了然于胸、如数家珍,话语间透露着骄傲与自信。大家一致认为,成绩的背后离不开局一把手——党组书记、局长李世敏。

李世敏2021年10月来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工作中,他坚持抓重点、破难点、举亮点,创新实干、担当作为,砥砺奋进、勇毅前行,有力推动了我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高质量发展。

克难攻坚 突破城市发展瓶颈

统筹划定“三区三线”是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基础和关键,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

2022年5月,正值我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期,也是“三区三线”划定的攻坚阶段。李世敏带领工作专班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每天奋战在工作一线,研究国家政策,剖析濮阳实际,化解空间冲突,做好统筹衔接与沟通协调,确保在规定时间节点内高质量推进。

在后期向省级提交“三区三线”划定成果中,北金堤滞洪区成为工作专班遇到的一只“拦路虎”。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要求,北金堤滞洪区不允许新增城镇建设用地,濮阳新型化工基地、濮阳县城南部,以及范县、台前县未来发展空间将无法保障。面对这一情况,李世敏寝食难安、夜不能寐,及时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汇报,与市发改、水利、河务等部门和沿黄三县团结协作,先后8次到黄河水利委员会、省自然资源厅、省水利厅汇报协调,争取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取得发展空间。最后,在省水利厅出具同意北金堤滞洪区范围调整的书面意见后,黄河水利委员会同意新增城市开发边界,才算妥善解决了北金堤滞洪区影响发展问题。

2022年6月30日,我市完成“一上”报省和国家审查;

2022年8月2日,省下发我市“三区三线”控制指标、“一上”审查结果及工作底图;

2022年8月12日,我市“三区三线”划定成果全面通过省级验收,质检数据正确率达到100%。“三区三线”划定工作首战告捷!

…………

经过积极运作,我市城镇开发边界新增城镇建设用地规模58.37平方公里,扩展系数达到1.24,位居全省第五,仅次于郑州、洛阳、开封、许昌。

(下转第二版)

2023-03-30 ——记“新时代担当作为好干部”提名奖获得者李世敏 1 1 濮阳日报 c114851.html 1 以务实创新诠释使命担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