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濮阳县习城乡作为沿黄乡镇,各项基础条件不占优势,招商引资一直是短板、弱项。近年来,习城乡勇于直面困难,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方法,在破解“全乡规模企业少,招商引资困难大”的难题上进行了深刻思考,经过多次外出实地考察和深入探讨,结合实际情况,创新提出乡贤招商思路,实施以电风扇等小家电生产制造为基础的产业链“上下游双向延伸”发展谋划,让广大乡贤为习城乡发展添砖加瓦,让“小家电”在习城乡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大能量”。
在实施“乡贤回归”上出新招。一是强化组织领导。乡党委、乡政府牵头,各行政村积极摸排,对全乡在外乡贤进行统计备案,并明确专人联系对接,组建乡贤返乡创业联盟。二是建立创业园区。在习城安置区附近积极协调土地,打造占地面积200余亩的乡贤返乡创业园区,吸引美施宝电器、昌盛绒业、巨龙电器、霆钧橡塑等多家乡贤企业入驻,有效促进技术回归、资金回归、项目回归。三是开展以贤招商。深挖习城籍在外企业家、名人志士、务工人员的资金、人脉、信息等资源,既可引进外出乡贤直接投资的项目,又能以外出乡贤为沟通桥梁,发掘招商线索,让广大乡贤积极投身到全乡的经济建设中,为全乡经济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在向上延伸产业链条上开新局。该乡以现有的濮阳县美施宝电器有限公司为平台,积极对接美的、海尔、奥克斯等上游企业,争取建立合作关系,采用代加工、代生产的模式完成“借力”,进一步拓宽产品销售渠道,扩大企业生产规模,提升企业整体实力,创造更多就业岗位,逐步形成品牌效应,持续扩大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助力全乡工业发展提质增效。截至目前,濮阳县美施宝电器有限公司已与美的电器开展合作,拟投资6000万元,新建厂房1.2万平方米,增设一体化生产线20条,年产美的电风扇200万台,年产值可达2亿元,开发就业岗位300余个。
在向下延伸产业链条上蹚新路。该乡围绕小家电生产这一行业,不断向下延伸产业链条。受限于目前土地指标紧缺这一现实难题,创新提出利用现有帮扶车间这一资源,实施“腾笼换鸟”计划。对辖区所有帮扶车间进行摸底统计,调查生产、用工、销售情况,将闲置或效益不好的帮扶车间腾换为电机、网罩、底座等小家电零部件生产车间,进一步提升带贫能力,既可将生产出的小家电零部件供给本土企业,又可远销广东佛山等小家电生产销售基地,形成农户、企业、车间三方共赢局面。目前,该乡已引进西北庄电机组装项目,提供就业岗位60余个;引进孔店村塑料配件加工项目,提供就业岗位40余个,带动周边群众就业,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在持续优化对企服务上谋新篇。该乡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推行“首席服务员”措施,不断压实乡、村两级干部工作责任,严明“首席服务员”工作职责,当好惠企政策宣传员、安全环保提醒员、企业问题协调员、企业党建指导员、营商环境监督员“五员”,坚持执行“一线工作法”,由乡党委书记带头,形成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的良好氛围,层层扛稳压实责任,变“政府思维”为“企业视角”,为企业纾困解难,增强发展信心,持续优化全乡营商环境,不断促进企业各项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达效,为全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习城乡通过一系列措施,有效促进小家电产业纵向延伸、横向拓展,着力打造豫北地区小家电生产、销售基地,积极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形成集聚效应,发展“总部经济”,为习城乡开发更多税源,打造“小家电”习城品牌。经过多次考察对接,佛山市飞峡电器有限公司、金牌电器有限公司等5家小家电制造销售企业对习城乡发展模式表示浓厚兴趣。接下来,习城乡将持续跟踪,争取将更多企业招引至本土发展,全力打赢打好招商引资突破战。
(卢士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