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乡村迎来“好彩头”

清水顺着管道汩汩流出,迅速渗透铺着碎石子的地面。在地暖的温度和水的湿度相互作用下,花卉大棚里变得氤氲潮湿。

“种凤梨花要选择土质肥沃疏松、排水性较好的砂质土壤,春秋两季是生长期,这个时候要多浇水,保持土壤湿润。”4月6日,范县大成花卉种植基地的老板娘张书义边说边手脚麻利地打理一盆盆凤梨花。

大成花卉种植基地位于范县城关镇西李庄村,共有6座花卉大棚,每座大棚占地约一亩,其中5座大棚种植凤梨花,1座大棚种植存放其他品种花卉。

凤梨花正值生长期,镰刀状的叶子青翠而有光泽,还未开花就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赏性。“这个时候要追加肥料,保证营养供应,叶子才能长得大,花也开得好。”张书义说。

“再长长就该移棚了。”张书义介绍,随着凤梨花越长越大,为了保证足够的生长空间,她要把一部分凤梨花移到另一座大棚里。“从幼苗长到花开成熟,需要移两次棚。老板整天忙得见不着人,这棚里的活儿都落到了我身上。”张书义略带埋怨地说。

“忙了好啊,忙着卖花给你挣钱哩。”村会计田知景笑着接过话茬。

凤梨花既可观叶又可赏花,近年来在花卉市场上十分走俏,供不应求。田知景帮张书义算了一笔账,从栽苗到出售,一盆花除去成本,利润在10元左右,5个大棚共种植近2万盆凤梨花,再加上零售月季、杜鹃、榕树等其他品种花卉的收入,一年下来收入一二十万元不成问题。

花卉种植是西李庄村的特色产业之一。目前,全村共有花卉种植大棚3户16座,年收益50余万元,忙时可解决闲散劳动力五六十人。“我们依托县‘四小同治’项目,准备将村周围的废旧坑塘打造成集花卉、采摘、旅游于一体的水系文旅休闲项目,进一步提高村集体经济收益,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西李庄村党支部书记王珊说。

凤梨花还有个好听的名字,叫“鸿运当头”。大棚里,凤梨花一盆挨着一盆,热热闹闹地簇拥在一起。走出去,一座座花卉大棚连成一排,描绘出一幅乡村振兴的新图景,也寓意着群众生活蒸蒸日上的“好彩头”。

本报记者 王庆红 张西恒

2023-04-09 1 1 濮阳日报 c115522.html 1 乡村迎来“好彩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