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进位于濮阳县郎中乡的濮阳市中祥巴司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祥巴司夫公司”)生产车间,10余名工人或在包装货物,或在装车,显得有条不紊。
中祥巴司夫公司是一家集科研、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特肥企业。据了解,相比传统肥料,特肥在主要成分、应用效果等方面对农作物的生长更有针对性,可以让农作物营养更均衡、品质更好。
“我以前当过特肥业务员,当时一边做销售,一边学习特肥工艺技术。学成后我在郑州租赁了厂房,专门生产销售特肥。”中祥巴司夫公司总经理李道存告诉记者。
2017年,李道存决定返乡创业。他投资500余万元在郎中乡建设了中祥巴司夫公司。“建厂时,乡政府在办理手续等方面给了不少帮助,现在公司发展得不错。”李道存说,“我们有自己的配方工艺,可以根据客户要求生产特肥,目前可生产50多个品种的特肥,每天能生产2万袋,年产值600余万元。”同时,公司还带动了10余名群众在家门口就业。“我在这儿干两年多了,每月能拿6000多元的工资,离家也很近。”在该公司上班的靳童山说。
本报记者 陈增勋
全媒体记者 谷爱素 通讯员 史一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