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苗”专项行动是依托“护苗”工作站,常态化开展各类主题活动,向学生介绍优秀少儿出版物,教学生辨识盗版读物,让学生认识阅读盗版读物的危害,鼓励学生自觉抵制购买非法出版物和盗版书籍、影像制品。同时,注重加强对教职工和学生家长的教育引导,号召大家共同参与校园及周边文化环境净化活动。
春意融融日,育人正当时。今年3月27日是全国第28个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知险、避险、远离欺凌是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课题。当日,一场以“防欺凌、防溺水、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为主题的安全教育讲座正在市绿城小学火热进行。
“市绿城小学是我市开展‘护苗’专项行动的典型代表,2021年被省扫黄办评为省‘护苗’工作站示范点,2022年成立我市首家‘护苗联盟’。”市委宣传部反非法反违禁科科长郑矗表示,自2022年以来,我市认真落实省、市安排部署,积极组织开展“护苗”专项行动,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和氛围。
多方位打造“护苗”品牌
细心的市民会发现,在我市室外LED大屏、公交车和出租车大屏、报纸等多种媒介宣传窗口,总会看到关于“护苗”专项行动的宣传标语和“绿书签”公益视频广告。
用活用好市内资源、扩大“护苗”行动宣传影响力是我市开展“护苗”专项行动的有效措施。我市根据现有资源情况,多方位打造“护苗”品牌。
开通“护苗”公交。发挥交通行业窗口优势,开通“护苗号”公交2个班次。车身外面喷涂“护苗号”标识,以及“扫黄打非”专项行动、“护苗”宣传标语;车内喷绘各类主题宣传海报、标语、地贴,车载广播内置“护苗”知识等。
融入农家书屋。将“护苗”宣传活动与配送农家书屋书籍活动相结合,先后在全市80余家农户书屋开展宣传活动120余次,发放“绿书签”倡议书、优秀少儿读物推荐等各种宣传资料3000余份,将“护苗”宣传延伸到广大农村。
建好用好“护苗”站点
在市绿城小学的学生阅览室,记者看到书架上的书籍琳琅满目,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捧着一本本书饶有兴趣地读着。
该校教师宫维冰说:“学校建设了‘护苗’工作站,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读书环境,引导未成年人多读绿色书籍,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郑矗表示,“护苗”站点在“护苗”专项行动中起着重要的宣传引领作用。目前,全市共建成“护苗”工作站219所,其中省级“护苗”工作示范站3所、市级“护苗”工作示范站23所。同时,我市还积极探索,选取省级“护苗”工作示范站所在学校,开展“护苗联盟”建设,即以学校为载体,联合公安、法院、检察院等部门,共同构建政府、家庭、学校、社会四位一体的“护苗”体系,为中小学生营造绿色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目前,全市共成立“护苗联盟”3家。
严查严管严惩强震慑
加大执法力度。文化、公安、工商等部门以查缴宣扬淫秽色情、暴力、恐怖、迷信等有害内容,以及非法出版的少儿出版物为重点,对全市所有中小学校周边的出版物市场进行全面清查,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违规经营活动,大力净化校园周边社会文化环境。
做好日常检查。清理中小学校园内的非法出版物,严惩违法违规制售活动。督促学校严格图书采购、接受捐赠等管理制度,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对学校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考评。
整治网络环境。严格监管属地涉未成年人重点网络平台,加大网上巡查力度,深层清理对未成年人具有诱导性的不良内容。积极稳妥处置涉未成年人敏感事件,建立联动应急处置机制,实现快速发现、有效应对。
本报记者 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