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 张洪中 通讯员 王芋岩 马豪杰)“听一听法治课、答一答法律题,不仅增长了法律知识,也提升了为村民‘解纷释法’的本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履职。”“培训加深了我对‘法律明白人’工作的认识,让我学到了更多专业的法律知识和管理方法。”近日,全市万名“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启动仪式暨第一期培训班在南乐县举办,该县各行政村“法律明白人”代表520人参加了培训。
市域治理,法治保障。近年来,南乐县立足实际,紧紧围绕“乐善、乐治、乐和”基层善治工作目标,构建了党建领乐、社会协乐、法治守乐、文化育乐、数治促乐“五乐同奏”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公众安全感和政法机关执法满意度一直位居全省、全市前列。
党建领乐,打造“五乐同奏”新格局。该县巧借“乐善、乐治”地域文化,在“五乐同奏”工作体系构建中,以党建引领为塔尖,以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四化支撑”为塔身,以县、乡、村三个治理层级为塔基,筑牢社会治理共同体。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年重点工作进行分解,实施清单管理、挂图作战,推动各级各部门主动履职,凝聚强大政法力量。
社会协乐,筑牢高标准创建最实底座。该县高标准建成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实现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一站式服务,建立“访警诉调”对接制度,创新实施“政法统筹、信访打头、调解为主、诉讼断后”的全链条矛盾化解机制。实施“多网合一”网格化管理,全县328个单元网格,配备网格长、网格员2005名,累计处理各类信息7.2万条。开展“三零”平安创建等多层次的平安创建活动,创建主体达3020个,创建率97.01%,实现了各类创建主体全覆盖。3年来,县、乡综治中心共接待群众4402批26446人,化解处置矛盾纠纷4770件,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县级终点站”的目标。叫响“边界联防”老字号,与山东省莘县、河北省大名县等县建立三省四县跨区域矛盾纠纷化解联合工作机制,排查调解各类边界矛盾纠纷233件,防止民转刑案件10件,涉案金额256万元,调解率和化解成功率均在98%以上,实现了三省交界的和谐稳定。
法治守乐,下好风险防控“先手棋”。“要培育好、运用好‘法律明白人’这支队伍,使其为助力乡村振兴、维护社会稳定发挥重要作用。”3月16日,南乐县万名“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正式启动。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杜宗欣在动员讲话中指出,实施乡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是推进法治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要通过建立“法律明白人”培训师资库,实行动态管理和常态化培训机制,组织开展巡回宣讲,充分发挥“法律明白人”在维护基层社会和谐稳定中的辐射带动作用。
文化育乐,奏响基层善治最强音。该县倡树“乐善乐民”新风,建立完善“乐善”道德教化体系,创新实施德善互助合作社、老年人“饺子宴”、“童伴之家”等德治教化项目,持续开展“南乐好人”“好婆婆、好媳妇”“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把节俭办理婚丧事纳入“乡村光荣榜”“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最美家庭”等评选内容。建立深层次精神文明创建体系,定期组织开展“孝老爱亲”“红色经典”“爱岗敬业”“诚实守信”“见义勇为”等主题道德讲堂活动,树立了崇德向善的基层社会治理新风尚。
数治促乐,迸发多方治理“百花园”。该县立体化强化治安防范,安装高清摄像头4731个、人像识别100套、智能微卡口60个、高空瞭望10套,形成省界交界、交通要道、环县城三层智能防控圈。创新实施“平安乡村”工程,安装“云眼卫士”摄像头2425路、监控平台322个,实现所有行政村全覆盖。整合各类社会资源,打造综治视联网、云视讯、平安乡村、公安视频监控、社会综合治理平台“五位一体”的社会治理指挥中心,成为县域矛盾纠纷、社会治安联防、重点工作联动、突出问题联治、服务管理联抓、平安建设联创的综治“智慧大脑”。
“我们将以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政法工作的最新指示精神为引领,以‘五乐同奏’为载体,以开创基层社会治理善治新局面为目标,通过工作能力现代化建设提升履职水平,持续维护全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奋力推进政法工作现代化。”杜宗欣对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