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传统产业为基础 新兴产业为支柱 未来产业为先导

我市着力构建“五大四新 三未来”现代产业体系

本报讯 (记者 袁冰洁) 记者4月7日自市工信部门获悉,根据《濮阳市“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十四五”期间,我市将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型为主攻方向,着力构建“五大四新三未来”现代产业体系。

提质发展化工、装备制造、绿色食品、现代家居、羽绒及服饰加工五大传统产业。依托开发区高质量发展,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形成以新型化工基地为核心主产、濮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为科技转型示范、台前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等为配套补充的化工产业集群新格局,打造一批附加值高的精细化工产业园和化工终端产品产业园;不断拉长产业链条,加快布局高端油气装备制造产业,推进区域错位发展,加强现代装备产业导入,提升装备制造产业科技水平,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差异化、横向化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积极引导食品加工产业重点向濮阳县、清丰县、南乐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集聚发展,到2025年,建设500亿元级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培育1家超50亿元、3家超30亿元、10家超10亿元骨干企业;依托清丰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打造中国实木家具重要产销地,到2025年,形成超100亿元产业集群;规模以上羽绒企业达到30家,力争我市羽绒制品全国占有率达到30%,建设全国重要的羽绒制品特色产业集群。

培育壮大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四大新兴产业。到2025年,形成千亿元级新材料产业集群,培育2家100亿元企业,规模以上企业达到30家,打造国内一流新材料产业基地;形成500亿元级新能源产业集群,规模以上企业达到30家,成为中部地区重要的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黄河流域绿色能源基地;形成100亿元级节能环保产业集群,打造全省一流的节能环保产业基地;形成100亿元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电子信息收入过亿元企业在20家以上,规模以上企业超30家。

前瞻布局氢能、新材料和生命健康三大未来产业。(下转第二版)

2023-04-11 传统产业为基础 新兴产业为支柱 未来产业为先导 1 1 濮阳日报 c115564.html 1 我市着力构建“五大四新 三未来”现代产业体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