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段利梅) 2021年9月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部署要求,统筹推进开发区整合改制扩区调规,开发区经济建设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作用进一步增强。2022年,全市先进制造业开发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2%、增速全省第一,对全市的贡献率达96.8%。
为加快开发区高质量改革,我市坚持高位推动,成立由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开发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将开发区改革作为全市能力作风建设周调度会重要内容,一周一交办、一周一答卷,闭环推动工作。去年2月,我市出台《濮阳市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坚持“一区一策”,指导县区制订切合各自实际的改革方案,形成“1+9”政策体系。
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我市坚持全市一盘棋,按照获省批复的开发区整合方案,将全市开发区由14个整合为9个,顺利实现“一县一省级开发区”。去年3月,我市在全省率先举行开发区集中揭牌仪式,为推动开发区“三化三制”改革奠定了架构基础。去年6月底前,9个开发区全面完成“管委会+公司”改革,实行领导班子任期制、员工全员聘任制、工资绩效薪酬制,构建了责权清晰、职能完善、管理高效的开发区新体制。与此同时,我市有序推进扩区调规,坚持多规合一,严格落实“三区三线”划定成果,全市9个开发区规划范围拟由161.55平方公里调整为191.41平方公里,增加29.86平方公里,该成果已上报省有关部门。
经过一年多的发展,我市开发区发展取得显著成效:2022年,全市先进制造业开发区规上工业营收1129.36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的74.85%,增长18.43%,高于全市规上工业营收增速2.33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282.67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的77.8%,增长10.2%,高于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2个百分点;税收31.73亿元,占全市工业税收的73.96%,增长43.29%,高于全市工业税收增速6个百分点。
为扎实做好开发区改革“后半篇文章”,今后我市将重点抓好5项工作。一是深化“三化三制”改革,进一步激发开发区动力活力,加快提升开发区运营公司的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水平。二是科学编制发展规划,持续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组织开展开发区发展规划报批工作,争取6月底前完成规划批复。三是推动主导产业集群发展,加快形成一批省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促进全市“四新”产业规模倍增、“两能”产业发展壮大、传统产业蝶变升级。四是提升发展质量,研究制订开发区标准体系及基准值,引导各开发区通过产业更新、盘活闲置低效用地等方式,将亩均投资强度、亩均税收等指标值提升到基准值以上,提升开发区集约绿色发展水平。五是强化考核激励,以制度机制激励开发区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