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濮阳县海通乡把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一体推进,追赶发展、追赶进位,以党建引领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强化统筹,持续加力,扛牢政治责任。该乡压实乡村振兴工作责任,成立组织振兴、人才振兴工作专班,乡党政主要领导靠前指挥,分管领导具体抓、抓具体,各责任组、各行政村和乡直部门守土尽责、协同发力。建强机制,出台《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实施方案》,提出6个方面25项措施,建立科级干部联系包抓蹲点调研、月调度、周推进等机制,定期研究工作、解决问题、推动落实。强化督导,坚持每月随机暗访、季度集中督查、半年研判评估,加强工作指导、过程管控,提醒约谈党支部书记5名,凝聚起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锤炼本领,汇聚力量,锻造过硬队伍。该乡加强换届后村级班子建设,积极开展换届“回头看”工作,调整村党支部书记2名、村委会委员5名。加强培训,围绕贯彻党中央重大决策和省市重要文件、会议精神,采取组织调训、全员轮训等方式,培训乡村干部318人次,组织开展“大论坛”5场次,有效解决不会干、干不好的问题。创新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依托返乡创业基地招引乡贤18名,培育乡土技术能手90名,调整轮换16名干部到乡村振兴主战场历练成长,从乡村振兴一线的致富能人、返乡青年中发展党员15名,着力培育锻造乡村振兴“生力军”。
建强组织,提升效能,筑牢战斗堡垒。该乡牢固树立“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以“五星”支部创建工作为总抓手,对标对表补短板、强弱项,创建党建示范点3个,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2个。开展逐村观摩、民主评议,坚持“一支部一对策”靶向发力,实现各村党支部对发展有目标、有举措,对问题有措施、有整改,对工作有落实、有总结,党支部战斗堡垒的作用不断强化。聚焦“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组织实施民生工程9项、暖民心行动10项、为民实事219件,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
党建引领,干群合力,共绘美丽画卷。该乡引导村党组织和村干部领办经济组织47个,建立产业基地7个,组织实施集体经济项目23个,集体经济村均年收入5.8万元,其中19个村在5万元以上,村级发展后劲更加有力。按照“做强一产、做优二产、做大三产”的经济发展思路,擦亮文信荷园乡村旅游品牌,特种润滑脂行业稳步推进,食品产业重新焕发活力,锦鲤养殖、山药种植、金银花种植等特色产业蹄疾步稳,以东森为主导的电商产业集群正在形成,产业发展的良好态势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加强乡村治理、推进移风易俗,持续整治提升人居环境,村容村貌大幅提升,群众的幸福感持续增强。(刘刚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