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以市域之治筑幸福之基

—— 我市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 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 陈增勋 通讯员 张鹏

市域治,天下安。

自2020年被确定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市以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市域社会治理工作部署要求,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把试点创建作为推进平安濮阳建设的支柱性工程,精准施策,靶向发力,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我市连续8年荣获全省平安建设优秀省辖市,连续8年安全感和满意度位居全省前列。2022年,市公安局荣获平安中国建设先进集体,市信访局荣获全国信访工作先进集体,进京领奖的参会代表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

坚持高位推动

组织保障坚强有力

市域社会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科学把握市域社会治理规律特点,动员全域力量,整合多方资源,整体推进工作。

我市高度重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将其写入市第八次党代会、政府工作报告,纳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同谋划同部署同推动。市委常委会和深改委先后18次研究市域社会治理工作,市委、市政府先后多次召开会议安排部署,要求以创建为抓手,积极探索具有濮阳特色的社会治理新模式。成立以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领导小组,抽调精干力量组建创建工作指挥部,由政法委书记任指挥长,指挥部下设7个专项组,实行专项攻坚、重点突破。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努力建设更高水平平安濮阳的实施意见》,明确3年试点任务,精心绘好“路线图”。

为拧紧责任链条,我市先后2次细化试点创建工作指引,将中央提出的63项基本要求和具有河南特色的2项工作任务,细化分解为285项重点任务,逐项明确1个牵头单位、N个责任单位,形成“1+N”创建体系。我市还将试点创建纳入年度平安建设考评,纳入市委市政府年度综合考评和月督查台账,列入党政领导班子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建立周例会、月督导、月调度、半年讲评、年底验收工作机制,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现场观摩会,跟踪问效落实,确保了各项任务推动有力、开展有序。

着力强基固本

治理能力显著增强

社会平安,是发展之基、民生所盼。我市牢固树立大抓基层基础鲜明导向,建强基层阵地,配强人员力量,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下移,基层治理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抓好风险防控提前防范。织密政治安全、社会治安、社会矛盾、公共安全、网络安全等风险防控网,围绕人民群众安全感、幸福感、满意度提升,深入开展打击整治电信网络诈骗、养老诈骗、“两抢一盗”、黄赌毒等违法犯罪,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大力开展网络治理,我市连续3年6类严重暴力犯罪、4类传统违法犯罪发案率持续下降、破案率持续上升,实现电信诈骗案件“两升两降”目标;全市共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6.5万件,化解率97%以上;全市未发生较大安全生产事故,未发生较大火灾事故,未发生较大交通事故;全市未发生较大负面舆情,网络暴力、侵犯公民个人隐私行为等违法违规信息得到全面治理。

(下转第三版)

2023-04-14 —— 我市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 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工作综述 1 1 濮阳日报 c115791.html 1 以市域之治筑幸福之基 /enpproperty-->